个人资料
正文

历史上的 襄阳,樊城 之战 历时近6年

(2007-08-12 23:55:41) 下一个
这是在 2007年7月31日 13:03:36
GMT 检索到的 Google 和网页作者无关,不对网页的内容负责。

历史上的襄樊之战

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位于南北交通要冲,处黄淮与江汉平原交汇之处,兼有荆山与汉江之险,历来为南北政权激烈之地。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

当年关云长北伐中原,水淹七军,威震天下,取得了襄阳而未下樊城,终有败走麦城,痛失荆州之祸。

显然,说到宋元之间的那场大战,只提襄阳而不提樊城,是不正确的。且樊城军民面对蒙古铁蹄和回回炮,威武不屈,城陷后仍发动巷战,气节实在襄阳吕文焕之上。

襄樊之战是蒙元统治者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

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历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在回回炮威胁下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失败,襄樊陷落而告结束。

此前,镇守川蜀的南宋骁将刘整为主将陷害,竟“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入附”蒙古。

于是,南宋川陕大半丧失,已无险可首,蒙古遂将进攻的重点由川蜀转为襄阳。

刘整并向忽必烈进献攻灭南宋策略,“先攻襄阳,撤其捍蔽”,他认为南宋如果“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

刘整“攻宋方略, 宜先从事襄阳”的建议为蒙古大汗忽必烈采纳,宋蒙战争进入了蒙军对南宋战略进攻的新阶段。

蒙古大汗忽必烈根据刘整的建议,开始实施对襄阳的战略包围。

首先,建立陆路据点,作为攻宋的根据地。早在1261年夏,忽必烈根据刘整建议,遣使以玉带贿赂南宋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樊城外置榷场,吕文德应允。

蒙古使者以防止盗贼、保护货物为名, 要求在襄樊外围筑造土墙,吕文德不识诡计,竟然同意。

于是元人在襄樊东南的鹿门山 修筑土墙,内建堡垒,建立了包围襄樊的第一个据点。蒙将阿术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切断了援襄宋军之路。吕文德深以此为恨,发疮而死,遗言:“误国者,我也!”

咸淳三年(1267年)冬,南宋任命吕文德从弟吕文焕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

次年十一月, 为打破蒙军鹿门、白河之围,吕文焕命襄阳守军进攻蒙军,但为蒙古军队打败,伤亡惨重。

咸淳五年(1269年)三月,宋将张世杰率军与包围樊城的蒙军作战,又被阿术打败。七月,沿江制置使夏贵率军救援襄阳,遭到蒙古军与汉军的联合伏击,兵败虎尾洲,损失2000余人,战舰50艘。

咸淳六年(1270年),蒙古右丞相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起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各个堡垒,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于是襄、樊成为两座孤城。

这一时期蒙军在襄、樊 围修筑10余处城堡,建立起长期围困襄樊的据点,完成了对襄樊的战略包围。

又建立了水军,刘整造船5000 艘,日夜操练水军,又从四川行省获得战舰500艘,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从而弥补了战术上的劣势,为战略进攻准备了必要条件。

咸淳六年(1270年)春,吕文焕出兵襄阳,攻打万山堡, 蒙军诱敌深入,乘宋军士气衰退,蒙将张弘范、李庭反击,宋军大败。

九月,宋殿前副 都指挥使范文虎率水军增援襄阳,蒙军水陆两军迎战,大败宋军,范文虎逃归。咸淳七 年(1271年),范文虎再次援襄,蒙将阿术率诸将迎击,宋军战败,损失战舰100余艘。

这一时期,宋蒙两军虽然在襄樊外围进行了长达3年的争夺战,但因蒙军包围之势已经 形成,不但南宋援襄未能成功,而且襄樊城中宋军反包围的战斗也不可能胜利,宋军只好困守襄阳,败局已定。

宋军屡次为蒙军所败,眼见形势越来越危机,其时,襄樊二城已达到拆房子当木柴,缝纸币为衣的困难境地。

丞相贾似道却在临安葛岭上作半闲堂,终日斗蟋蟀,泡MM取乐,不思救援襄阳之事。时人杨佥判有《一剪梅》词讥讽此事:

襄樊四载弄干戈,
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试问如今事若何?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
丑也能多,恶也能多!
朱门日日买朱娥。
军事如何?
民事如何?

南宋既然不思自救,襄樊二城的陷落也就是时间问题,南宋的覆灭也是时间问题了。

公元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取易经中“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是为元太祖。元军也开始发动统一中国的全面总攻。

之所以说是发动统一中国的战争,而不说是发动侵宋战争,是因为元太祖更改以往的屠城政策,变为安抚民众,以使四海归一了。

元太祖在送伯颜伐宋时说:“昔日宋太祖令曹彬平定江南,秋毫无犯,不害生灵。大江南北都是朕的子民,望爱卿能当朕的曹彬。”

伯颜于是赋诗一首答谢太祖:“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应该说元朝始终存在民族压迫性质,但忽必烈确也部分接受华夏文化,改变策略了,这样的少数民族领袖其实更可怕。

咸淳八年(1272年)春,元军对樊城发动总攻。

三月,阿术、刘整、阿里海牙率蒙汉军队进攻樊城,攻破城廓,增筑重围,进一步缩小了包围圈,宋军只好退至内城坚守。

四月,南宋爱国将领,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阳府、 郢州等地民兵义士3000余人,派总管张顺、路分钤辖张贵率领救援襄阳。

张顺绰号竹园张,张贵绰号矮长,是一对亲兄弟。

二张率轻舟百艘,士卒3000及大批物资出发。此时二张已怀必死之心。临行前张顺激励士卒说: “这次救援襄阳的行动,任务十分艰巨,每个人都要有必死的决心和斗志,你们当中的若有人并非出于自愿,那就赶快离去,不要影响这次救援大事。”

当时3000水军群 情振奋,斗志昂扬,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于是,集合船队顺江食流而下400多里。

五月,抵达襄樊附近,二张集结船队,排好方阵,准备强弓劲弩,张贵在前,张顺在后,车舟突入元军重围。

此时元军船舰布满汉江,民军船队无法通过。于是张贵率军强攻,宋军将士皆一鼓作气,先用强弩射向敌舰,然后用大斧短兵相接。张顺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奋勇杀敌,身被四枪六箭,壮烈牺牲,落入汉江之中。元军被杀溺而死者不计其数,宋军冲破重重封锁,抵达襄阳城中。

数日之后,张顺尸体浮出水面,披甲执弓,怒目圆睁。我怀疑《水浒》中的张顺既以此张顺为原形也。

张贵入援虽然给襄阳守军带来希望,但在元军严密封锁下,形势更加严峻。

张贵联络郢州殿帅范文虎,约定南北夹击,打通襄阳外围交通线,计划范文虎率精兵5000驻龙尾洲接应,张贵率军和范文虎会师。

张贵按约定日期辞别吕文焕,率兵3000顺汉水而下,检点士兵,发现少了一名因犯军令而被鞭笞的亲兵,张贵大惊,对士兵们说:“我们的计划已经泄露,只有迅速出击,敌人或许还来不及得到消息。”

他们果断地改变了秘密行动,乘夜放炮开船,杀出了重围。

元军中阿术、刘整得知张贵突围,派数万人阻截,把江面堵死。张贵边战边行,接近龙尾洲,在灯火中远远望见龙尾洲方向战舰如云,旌旗招展,以为是范文虎接应部队,举火晓示,对方船只见灯火便迎面驶来。

等到近前,才发现来船全是元军,他们先占领了龙尾洲,以逸待劳。

宋元两军在龙尾洲展开一场遭 遇战,宋军因极其疲惫,战斗中伤亡过大,张贵力不能支,被元军俘获,不屈被害,元军派4名南宋降卒抬着张贵尸体晓示襄阳城中,迫使吕文焕投降,吕文焕杀掉降卒,把张贵与张顺合葬,立双庙祭祀。

元军为尽快攻下襄樊,咸淳八年(1272年)秋采取了分割围攻战术。

元将阿里海牙认为:“襄阳之有樊城,犹齿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则襄阳可不攻而得。”为切断襄阳的援助,元军对樊城发起总攻。

咸淳九年(1273年)初,元军分别从东北、西 南方向进攻樊城,忽必烈又派遣回回炮匠至前线,造炮攻城。

元军烧毁了樊城与襄阳之间的江上浮桥,使襄阳城中援兵无法救援,樊城完全孤立。刘整率战舰抵达樊城之下, 用回回炮打开樊城西南角,进入城内。

南宋守将范天顺自缢而亡,副将牛富率军巷战,终因寡不敌众,投火殉职,偏将王福赴火自焚,樊城陷落。

樊城既陷,襄阳形势便得更加危急。

吕文焕多次派人到南宋朝廷告急,但终无援兵。

襄阳城中军民拆屋作柴烧,陷入既无力固守,又无援兵救援的绝境。

咸淳九年(1273年) 二月,阿里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阳,炮轰襄阳城楼,忽必烈要伯颜效仿曹彬,不可滥杀一人的旨意也为襄阳民众所耳闻,于是城中军民人心动摇,纷纷出城投降。

元军在攻城的同时,又对吕文焕劝降,吕文焕孤立无援,遂举城投降元朝,襄樊战役以南宋襄樊二城的最终失陷而告结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1 16:26:12编辑过]

2007-3-21 16:09:39 为翁疯狂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