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四条腿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河东三贤的陈年旧帐

(2008-10-31 10:35:58) 下一个
三家分晋以后,晋国一下子从一代霸主变成了三个二流的诸侯国。 以管窥豹, 这件事可以说明了周朝分封制度的巨大局限。孔夫子奔波大半生,让大夫服从诸侯, 诸侯听命周王的要求实际上是每况愈下。

后人溢美孔子说,孔子评点春秋, 让春秋诸侯不听话的乱臣贼子听了很害怕, 良心不安。这个说法不但过了,而且过的离谱。实际情况呢,不但不听王命的乱臣贼子不害怕, 而且是越闹越凶。 甚而言之,就是孔子呆的鲁国,也不怎么听周王的命令, 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譬如孟子之类的,好像也经常怂恿诸侯称霸称王,这好像是大家都知道的笑谈了,暂且不论。

如果晋国的大夫能够有统一联盟的想法,他们至少可以有和东西南三大势力秦楚齐逐鹿中原的能力,但是不幸的是,他们分了家。 分了家以后, 他们受到的压力就大了,就不得不开招贤榜,寻求能够为他们生存利益着想的贤人能士。魏文候是其中做的比较好的一个,而且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魏国是战国初期比较活跃的国家,军事政治都很有建树,为后人史学家称道。 但不幸的是他的继承人没有能够保留这种作风,魏国在扩张的过程中遭遇挫折,逐渐就走向了衰弱, 成为秦齐两国之间的夹心馅饼,只好谋得一时的生存。无怪乎魏惠王见到孟子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老先生啊,你跑来能够有什么有利于魏国的好建议吗?”

可惜此一时非彼一时,虽然从候到王,名字听起来响亮多了,魏惠王当时的魏国地位比起魏文候当年在战国的实际地位却落后多了。

那么魏文候当初靠怎么成功的呢?后来的史家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变法, 二是河东三贤。 这个河东三贤是谁?就是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

卜子夏就是孔子的学生,那个说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被孔子骂为小人儒的大名鼎鼎的孔门得意弟子。

田子方呢,庄子曾经提起过,说他的老师是东郭顺子,说他曾经把魏文候说的惭愧不已,觉得没有脸再见魏国人民。

段干木呢?这是我这篇文章着重要说的陈年旧帐。 河东三贤的说法起自于《吕氏春秋》, 说魏文候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 当然,这里的“师友礼”是不能细究的,因为后面就提到了魏文候跟人解释他为什么要把段干木的老师的故事。 总而言之,这“师友礼”在这三个人身上是可以互用的,这就是他们并称河东三贤的原因。

但是段干木究竟是谁,历史上并没有文献可查。 不知道什么原因后儒说他是子夏的学生,而且以讹传讹, 说的有鼻子眼睛的。我翻遍经史子书, 也没有找到这种说法的根据。

《吕氏春秋》说魏文候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就是说魏文候把卜子夏当作老师,把田子方当作朋友,把段干木当作宾客--懂一点中国话的或者说中国话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用魏文候为主语的客观描述,并不表示田子方和卜子夏段干木是师友关系, 这些人是否一定见过面都成问题。譬如我中学的老师和我大学的同学现在的同事,怎么也不见得他们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凭什么说卜子夏是段干木的老师?凭什么说田子方和段干木是孔门学生?

我翻翻这个陈年旧帐,觉得这个说法值得怀疑。 而且我顺便得出一个结论,这又是儒家一个意淫的结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