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独立,还是反独立

(2008-02-21 09:57:51) 下一个

施化

 

独立,还是反独立,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哈姆雷特》的剧作者莎翁现在还活着,再写一部传世剧作,想必会把这句话写进去,以表示对天命的彷徨。尤其当他得知了科索沃宣布独立。


自从科索沃本月
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政治团体,各个评论人士,都立即对此作出截然不同的强烈反应。支持独立和反对独立的国家和势力,眼看将形成势不两立之对局。塞尔维亚表示,永远不会承认独立。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宣布独立无效。美国在承认独立之后,表示要用最大努力保证不出现暴力冲突。英国表示支持独立,军队待命随时提供军援。

中文传媒中出现的反应来看,中国的态度非常不明朗。没有明确反对,也没有表示支持,但显出明显的担忧。主要是担忧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从某种意义上鼓励了境内及台湾的分离倾向。有一些评论,还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东西方文明冲突,和所谓的世界几大阵营的争夺,意识形态气味十分浓重。

 科索沃的独立有自己的特殊性,也有所有独立运动的共同性。独立,说到底,是一种民族自决。某个民族,从政治上而不仅仅从血缘上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决定摆脱听命于另一个不同民族政治力量的命运,建立自治政体。这样一个过程就叫做独立。

在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独立曾经是正义的同义词。摆脱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席卷了世界各大洲。某些专讲意识形态的人不知有没有注意到,西方阵营,所谓的老牌和新牌殖民主义,实际上是这些独立运动的敌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这首星条旗永不落的殖民主义旗舰,就是在那时翻的船。如果真有一种文明冲突,独立和反独立各自代表哪一种文明呢?显然解释不通。因为那时主张独立的和现在支持独立的,刚好是一个角色对调。而独立本身的含义没有变。

1949年建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这个独立运动的产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言下之意就是,曾经俯首在某人脚下,是不独立的。那时侯人们谈独立,眉飞色舞,哪像今天的谈独色变,还故意同音字“毒”来丑化。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个人,在理念价值观上的某种坚持,应该避免180度大转弯。某些程度的调整不妨,但是绝然相反,则表示对过去的否定。对个人则可能是人格分裂。

 独立还是反独立,如果让我来对此表态,我只能选择具体对待。既不一概支持,也不一概反对。支持或反对的原则只有一条:是否对该地区的民族大众有利。我认为的有利和不利大致有以下两种表现。

首先,如果该民族受到某种压迫,独立就是有利的。这种压迫包括安全威胁,种族歧视和清洗,自身文化的丧失,以及生存状况的每况愈下等。凡是在压迫下,人缺乏幸福感,痛苦指数增高,生活质量下降。如果独立能带来某种改变,那么就应当独立。某些高呼主权高于人权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让步于人权。

 其次,独立并不保证有利于民众,这又是一个事实。一般来说,要求独立的地区都是不发达地区,经济尤其是政治的成熟度相对比较低。上一次世界独立浪潮中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中,借由独立而得到巨大政治和经济进步的,难得见到。特别是非洲的一些独立国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和政治动乱和灾荒相伴,民不聊生,危机重重。固然有文化经济方面的多种因素因,但是独立被独裁所偷换,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独立就意味着自决,如果这种自决权被少数人或一个人垄断,就成了独裁。独裁是所有社会灾难发生的根源。用另一种说法,假如没有拿到全部的自决权,也不一定会出现独裁。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反对独立。

 有人把独立形容为换主。说某个地区独立,实际上是从原来的宗主国换到另一个宗主国。比如有人说台湾独立,就是投靠美国日本。这种说法很荒唐。台湾原来的宗主国是哪个?不是大陆吧?如果把主权交给另一个国家,怎么叫独立?如果保留主权完整,就没有什么主子。可以有结盟,但是,结盟不是当孙子。中国和苏联曾经结盟,只要没有出让全部主权,就不是苏联的附属国。中共曾经是联共的下属,但还是有独立性。科索沃如果继续由英美等国派员监管,就不是独立。所谓的换主,和独立不相干。

 不过对于个人来说,独立是一种自由的境界。独立了,就说明不依附于任何人,无论从财政上还是意识上,你就是你自己,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的附属物。对个人来说,独立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自我实现的最佳状态。不论在何种政体下,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最大限度的独立,千万别给人当龟孙子。

 然而对于一个国体,独立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应当谨慎分析对待。主要是分析当地的有否独立必要,有否独立条件。谁喊独立就打,这太可笑了。尤其是,打了还不知道谁赢。如果那么有把握,不早就拿下了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