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闲时无聊看看书

(2006-10-21 19:15:43) 下一个
生活是孤独的,喜欢一个人静静看书,看完了就扔了,时间稍久就忘了。不如在这记一记,以后还可以翻翻。
 
读书其实就是读人情事故。人这个动物真是一很狡猾的社会性的动物,这样说倒不是有什么贬意,实在是人的言谈,行为层次太丰富。见过老人劝人时讲话有一句没一句的让人不着痕迹的铺垫,如果事前还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就已经高高兴兴的在那条明路上轻快的走着了;还见过两个人一唱红一唱白的配合,但当说到那时节,一般事情都比较明了,兼听则明得嘛。这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特别在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受过教育的人身上。当然也可见许多可爱真挚的一面。而这些不光发生在生活中,写书的人那支笔如何摇来摇去的,有时单刀直入,有时小道曲径,东西是在那儿,看明白多少就看读者自己了,挺有意思的。
 
现在想想年轻时做事不知道里面原本有很多弯,很多折,有时需要放放,,有时不妨扔在一边,不要也罢,为了想象中的美好就一条直线过去,实在是错得不浅,自己把自己拂悠了。有一念在此,书也算没完全白读。
 
史记 郑世家 http://www.my285.com/shishu/shiji2/042.htm 庄公元年,封弟段於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於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於是庄公迁其母武姜於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馀,已悔思母。颍谷之考叔有献於公,公赐食。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柰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於是遂从之,见母。

 两千多年前的故事,郑庄公怎么看都是兵潜于行。他母亲武姜偏心于小儿子,要他封弟太叔城京,显然过分,后患无穷,他照办,后来太叔果然起兵造反。庄公就马上出兵平叛,一举把母弟势力连根荡平,有手段有准备。如果他真是重亲情的话,不会放纵弟于前而准备辣手于后。后来挖个地道以为黄泉会母,真是太有意思了,司马迁当作孝顺来写,事情经脉清清楚楚。

 党史 中共第一届党代会起初是在上海法租界内开,发觉警方探子后,除留了主人外其余便转移了,加上一个陈公博迟到正好撞上。历史课本上记述了当时共产党人如何机智,当然没提叛徒加汉奸陈公博。法警对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现在主要是教育,没有教育基础什么都谈不上。”呵呵,金玉良言啊。哪里是想动手的样子,同情还差不多。看来也是不想办这种事,搞点动静惊散就算了。

 三国志. 魏书.荀彧攸贾诩传http://www.my285.com/shishu/sanguozhi/045.htm

官渡之战。曹操为绍所迫,心生畏惧,问于彧。这段回答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这四点是非常透彻的。

 田丰献计被押,被杀时仍面南而跪;沮授被拘,后为曹军所获,不降,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至死神色不变;骂反许攸,攸献操乌巢烧粮之计。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 败机起于此。

 操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乌巢劫粮。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操曰:“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 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 一句点透其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

 攸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绍曰:“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从容饰智四个字,道得确切。好象现在上了点年纪的臭老九都有这个毛病,刚大学毕业在国内设计院工作时就发现这是个有趣的普遍现象。知道虽知道,也没多想,直到遇到一位小兄弟,操作这点的手法巧妙,才为之叹服。当他不明白时,便在私下问;人多时,当他问你时,便是已经用心准备过了,他那时大学才刚毕业,真是有心。

 在魏书里还有这么一段。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擒吕布,定徐州,遂与袁绍相拒。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看来天下真是有奇人,不服不行。

 不过,就我而言,还是觉得少年性情可爱些,喜欢看清韵网页的小椴妹妹写的<杯雪> ,http://www.qingyun.net.cn/cgi-bin/personal/pview.cgi?op=art&pn=xiaoduan&ord=10,从头读来,正是一曲《水调歌头》: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于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无为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坠清波。

 ——沈放见她眉间一抹英气,不由也心怀一畅。握着她手,放眼前程,只觉若果能如此,有妻如此,又何必金紫加身,二八罗列,尽足以称慰平生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边城秀才 回复 悄悄话 “点水共工”,这名字似大有深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