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9-08-17 04:10:17)
在陕北插队时,我们十人的小家庭不但与十几户乡亲们为邻,还直接融入粗陋贫瘠的黄土之中,与残存的林木为邻,与生长其间的动物为邻。在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的撕咬滚打中,度过了少年时代。与乡亲们为邻,在欣赏到纯朴的同时,也目睹了丑恶,它益添人生阅历的锻炼。与自然界的动植物为邻,眼见兴了旺了,眼见衰了败了,倍增历史沧桑的觉悟。初到陕北,车过铜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6 04:11:01)
一九九三年,我曾写过一篇悼念张世同先生的文章。本来我与张公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直到其遗属委托,我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根据亲属送来的和口述的材料,我被他的人格精神感动了,同时觉得不能让一个直接参与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人物悄悄埋没,遂动笔写了那篇文章。在《国际日报》上发表后,我发现有人改动过。被添加的东西不仅与整篇文章主旨冲突,而且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5 03:57:50)
接到一位几十年未通音讯的中学同学的电话,在说到当年下乡插队的事时,他一再强调至今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去插队?即使迫不得已,为什么不回老家?为什么要去兔子不拉屎的陕北?他当年到海岛当兵,每天吃着海鲜,犹嫌条件太苦,不是人待的地方,你们怎么受得了?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哑口无言,脑子里自然涌出:这世上还真有晋惠帝一类人物,那不是史家的瞎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4 03:31:14)
五百多年前,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后,一连几个星期,许多事情让他迷惑不解,其中之一便是当地土著经常热情送来的枯黄干叶片。那时,地球上除了印第安人,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烟草,更不晓得通过燃烧吸食给人体带来的特殊反应。不难想见,哥伦布们眼见印第安人吞云吐雾,心中的惊异大概和撞上妖怪差不多。惊异是诱惑的根由之一,不久,欧洲人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3 03:39:36)
爱国,爱祖国。这是从小不停地往脑子里灌输的观念之一。屈原是千百年来树立的爱国主义标兵之一。春秋战国时,大大小小的国家林立,爱家者很多,爱国者少见。很多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只知家长,不知国君。那会儿连孔子都不“怀居”,带着一帮徒弟出国四处面试求职。有文化有本事的人朝秦暮楚,跳槽频繁。后世左派们狠批的知识分子摇摆性,大概从此种下了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2 03:32:00)
一九九六年夏,一天早上,刚踏进公司大门,管电话总机和收发信件包裹的非裔姑娘恩乃就问我喜欢狗吗,能养狗吗。她抱怨说,朋友送了一条断奶不久的小狗,可公寓的管理人不准养动物,否则罚款。她实在舍不得送人,却无可奈何。她想给狗找一个既有爱心,又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主人。在老美眼里华人嗜食狗肉的恶劣形象超过老韩,恩乃不知怎么搞的,也许她没有成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8-11 03:47:07)
自从1945年8月6日早上8点15分“小男孩”呼啸落地后,日本年年在这一天怀着复杂的心情,举行祈祷和平及禁止核武大会,而原本默默无闻的广岛也登上世界著名城市的名单。面对这个第一颗原子弹的攻击地,人们会自然地生出许多感慨。没有广岛核爆,世人不可能清晰地看到原子弹的威力巨大,它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毁灭摧残,触目惊心,任何时候,人们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8-10 03:53:32)
为了准时赶到杜克大学,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我和妻子凌晨四点半开车上路了。四年来,在从亚特兰大到北卡州多尔汉姆市的路上跑了不下十几趟。这一次应该是最后一次了。道路是笔直平坦的州际高速公路,然而每次来往的心情却是曲折复杂,甚至常常忐忑不安肠回百转。我们曾在路上看到一位美国人的车窗贴着几行大字:(我是)杜克的家长我的孩子和钱到杜克去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8-09 03:18:10)
知识青年,一个半真半假的名称。说起年纪,大部分可以算作青年,少数则还没有长全少年人的骨骼。谈到知识,惭愧得很,连半瓶子醋都没混到,顶多学了点儿派不上用场的基础常识,实在戴不起这顶大帽子。就这么一个名实不符的头衔,四十年来,它牵动了多少心,催落了多少泪,触发了多少情!一声呼唤,爱恨情仇,翻江倒海。它饱含了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对四十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8-08 04:55:02)
最容易遭攻讦的书是《论语》,最容易被吹捧的书还是《论语》。在中国,每隔若干年,便有一些人出来借着孔子说事。这些人里无聊和有聊的文人都有,目的各异,热情相同。看得多了,近朱近墨,难免粘上些红黑颜色。古往今来,许多大人物留下不少著作,后生晚辈抱在怀里,宝贝得不得了,真像是“字字句句闪金光”。其实当初大人物们自己未必出神入化到那个地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1]
[42]
[43]
[44]
[4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