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
文/马青
2019年11月8日,《决战中途岛》同时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上映。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川普发文纪念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
我看见的版本和微信上传递的版本完全不同,在我看的那个版本里,川普说:“……当柏林牆最终倒塌时,它树起战胜共产主义的标杆,民主原则里程碑般的胜利,以及近五十年的冷战以正义宣告结束。在世[
阅读全文]
《炎黄春秋》被关是好事
文/马青
在上级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霸占强奸之下,不是党企、国企,只是私企的,自认为“秉笔直书”的《炎黄春秋》被关门了。
2016年第5期《炎黄春秋》首篇文章是《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的《意识形态工作也要改革创新》。该文说:“党的宣传部门有些同志像管理‘列车运行时刻表’一样,把行政管理方式搬用[
阅读全文]
《致不知姓名的你》
作者:马青
引子
你死了,在动辄给全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
自称“道路自信”、“制度优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
在光天化日之下
死不瞑目
直到死的那刻
你都不知道你为何而死
——————————————————...[
阅读全文]
《拍卖,嘴上爱国者》文/马青中共国拍卖,不过是陪标、串标、围标。
大哥召集一群小弟,小弟陪大哥参与土地拍卖。事先,漏标,串标。比如,叫小弟举牌举到一平方米六千元时,就按兵不动了,然后,大哥继续举牌。结果,大哥以一平方米六千五百元夺标。事后,大哥把手上的工程分成若干块骨头,扔给各位陪标小弟。围标二字很形象,就像狮子大哥率领一群狮兄[
阅读全文]
《转贴,渐进改良,以及开放报禁先行论》
文/马青
早上,匆忙喝完牛奶、吃了个煮鸡蛋,塞进一个好利来蛋糕,关了电视,冲将出门。
院子门口,门卫李大爷的老婆贾婆婆端端正正地坐在门卫室门口。她的右上方,是玉林社区和四川文艺出版社共同出资安装的摄像头。每次,我出门或回家,贾婆婆都会高声给我打招呼。不是大声问,“马大姐,上班去啊?!”[
阅读全文]
《“神”,以及太阳》
作者:马青
“神”是“神”那会儿,每次作法,“神”都
亲临现场
如果法事太多,“神”的手脚
来不及克隆,“神”会用上等牛皮
糊自己的替身
嗯,就像皮影那样
看到普天之下,众人仰望、山呼万岁的、无法无天的
“神”的本尊,你的生理机能
会裂变
衰变
核变
总之,[
阅读全文]
《跟我逛成都——涨价》
文/马青
今天午饭:甜水面和醪糟粉子。甜水面,七元。醪糟粉子,六元。
买票时,我问售票:“涨价啦?”答:“早就涨了,去年就涨了,甜水面和粉子各涨了五毛。”
等了几分钟,甜水面显身。安?这么小一个袖珍碗?装醪糟粉子的碗没变小,只不过,粉子少了不少。以前,装甜水面的碗和装粉子的碗一样大,现在,一[
阅读全文]
《跟我逛成都——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文/马青前几天,成都有位访民从自己微薄的收入里捐出600元。昨天,和付弟兄一起,去安靖成都第一看守所,把这位朋友捐的600元人民币存到符海陆、张隽勇、陈兵、罗富誉、黄晓敏和王蓉文的卡上。在看守所门口,听见我念门上那几个黄澄澄的大字:“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付弟兄说,只有前面那四个字是[
阅读全文]
《跟我逛成都——黄昏育儿族,非洲留学生,党委保卫部》文/马青上晚班。
地铁二号线上,我对面,一个城里的奶奶抱着一个八个月的奶娃,一对农村老夫妻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儿。城里那位奶奶的腰上绑着前抱式坐凳,奶娃坐在上面左右摇晃。农村老夫妻,两人都头发花白,女的守着一个双肩背和一个黑色塑料旅行箱,男的不住地用手里的奶瓶喂女孩儿喝水[
阅读全文]
《一次事先剧透而又未完成的旅行——跨省喝茶记》
文/马青
“喂,马青哇?”
“嗯,陈警官!”
“听说,你在贵阳,你们好像不受欢迎。你还是自己回来算了,免得,他们出手赶你们,那样的话,弄得大家都不舒服!”
“那样的话,弄得大家都不舒服”是陈警官的口头禅。这之前,我曾经前后两次面对面地听他说过这句话。一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