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3群经略说3.7孝经3.7.2汉代《孝经》及其注释,《汉书·艺文志》有如下著录:“《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孝经》一篇,十八章。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长孙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翼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杂传》四篇。“《安昌侯说》一篇。”所谓“《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指从孔子故居所得之古文《孝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7孝经3.7.1“孝经”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察微》:“《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有。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吕氏春秋》所引,见今本《孝经·诸侯》。《吕氏春秋》成书于公元前241年,由此可见,原始《孝经》之成书于先秦,当无可置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6论语3.6.2就其编辑方式而言,且不说衡之以今日的标准,即使与战国时代的著作诸如《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相比,《论语》也明显杂乱无章。不仅篇章的划分与内容无涉,各篇的题目也与内容无关。其中《乡党》一篇记叙孔子日常生活习惯,体裁与其馀各篇不合;《子张》一篇通篇记录孔子弟子的言论,而无“子曰”,恐皆为编辑者误入。其馀各篇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6论语3.6.1“论语”之名,最早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以上引文标点,依据中华书局标点本。窃以为如此标点致令“弟子问”三字与上下文气相失,不若视“弟子问”为篇名,读作“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中华书局标点本之所以不作如此读,可能因为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5礼3.5.5降至东汉而礼学出现“三礼”之称。所谓“三礼”,指《仪礼》、《礼记》与《周礼》。唐代撰修《五经正义》之时,《礼记》后来居上,取代汉代立于学官的《仪礼》而为官方礼学之正宗。《礼记》又称《小戴记》,因其编撰者相传为戴圣。关于《礼记》的来龙去脉,《隋书·经籍志》有如下记载:“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5礼3.5.4《汉书·艺文志》称:“《周官经》六篇。王莽时刘歆置博士。”王莽即位为新朝皇帝之前,曾握汉之皇权,号称“居摄”。所谓“王莽时”,指王莽居摄之时?还是登基称帝之时?史料缺如,无从考核。博士的设置,权在天子,刘歆不在其位,不得设置博士。所谓“刘歆置博士”,指王莽接受刘歆的建议而设《周官经》博士?还是刘歆奉王莽之旨负责着手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5礼3.5.3西汉的“礼”学虽然以高堂生所传授的《士礼》为本,朝廷施行的仪礼却与《士礼》以及后来得以立于学官之《礼古经》皆无瓜葛,而是出自叔孙通的制定。叔孙通,薛人,在秦二世之末为博士;秦亡在即,逃归薛;项梁破薛,从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而迁长沙,叔孙通投奔项羽;汉王刘邦夺取彭城,叔孙通叛项羽而降刘邦。刘邦败走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5礼3.5.2荀子在战国之末执儒家主流之牛耳,《荀子》既释“礼”为“履”,足见“礼”在战国之末已经与“仪”混为一谈。战国之时既已如此,汉代所谓“礼”者,想必亦指“仪”而言。《史记·儒林传》:“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汉书·艺文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5礼3.5.1所谓“礼”,究竟何所指?前人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其一:《礼记·礼器》:“礼也者,犹体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其二:《荀子·大略》:“礼者,人之所履也。”《礼记·祭义》:“礼者,履此者也。”《说文》:“礼,履也。”《尔雅·释言》、《尔雅·释名》:“履,礼也。”其三:《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群经略说3.4春秋3.4.4《汉书·艺文志》载:“《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两家。”以上的读法,以中华书局刊行的标点本为据。窃以为这读法其实有误。正确的读法应当是:“《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两家。”换言之,分为十一卷、有公羊、穀梁两传的“《经》”与“《春秋古经》十二篇”,实为两种不同的《春秋》。所谓“《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