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毕淑敏的《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省》的时候,她的一段话我特别赞同:“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办法弥补它。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钱的,谁都知道。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
阅读全文]

约旦和以色列共有北,中,南三个过境关口。几天前,我们从以色列过境约旦,走的是靠近埃拉特的南部口岸。从安曼回以色列,我们走的是中部口岸。中部口岸,在约旦这一边叫侯赛因国王大桥(KingHusseinBridge),在以色列那边叫艾伦比桥(AllenbyBridge)。我以为从约旦回以色列和我们从以色列来约旦一样简单,可实际情况远远不是这样。为了让我们能赶上头班去侯赛因大桥的大巴,[
阅读全文]

马代巴的早晨,阳光灿烂。父子俩戴着Kufiya在路上晃荡,颇为显眼,大概这样装扮的东方人比较少吧,当地人纷纷向我们招手致意。虽然一大早给父子俩轮流扎头巾成了我在约旦那两天的必修课,但毕竟还不够熟练。一家小店的老板有点看不下去了,动手整理儿子的头巾,纠正我扎法的不当之处。马代巴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1500年左右,马代巴地区成为阿摩利[
阅读全文]

次日,雨停了,但佩特拉景区依然关闭,原先计划的佩特拉二日行只能取消,驱车北上。离开佩特拉越远,天气变得越好。LD说,昨天如果是这样的晴天多好啊,但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车开出去半个多小时,我突然发现汽车仪表上出现一个显示胎压过低的标志,车胎没气了?找到路边的一个加油站,却遍寻不到气泵,加油站的人告诉我们,要给轮胎打气,只有去汽车修理[
阅读全文]

在我的再三催促下,父子俩依依不舍地和篝火旁的人们告别。旭旭把我们送回小镇,太阳已经落山,我们取了车,匆匆向北。
从瓦迪拉姆到佩特拉,大约100来公里的路程,但Google地图显示,驾车需要2个多小时。早晨我问Bianca路况如何,她说问题不大,就是之字形比较多。
黑暗中,我们拐上35号公路,这条公路也被称为国王大道(King'sHighway)。它贯穿海湾,森林,高原,[
阅读全文]

清晨八点,我们回到瓦迪拉姆小镇,昨夜下过小雨,此时空气中散发着一丝清新。
今天我们准备参加一整天的沙漠吉普之旅。联系的贝都因旅行社Nomads(游牧民族)在tripadvisor上常年排名高居第一。
来到镇子上的一座小院,等待我们的是一位西方女子,看着我们诧异的表情,她主动介绍说,她来自奥地利,7年前来到这儿,就爱上了瓦迪拉姆,从此留了下来。
[
阅读全文]

告别红海,告别亚喀巴。
约旦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和半沙漠,土地资源非常贫瘠,和周遭的中东国家相比,它的石油储备也非常有限,旅游业成了约旦的一大经济支柱。
我们选择从南面进入约旦,途径亚喀巴,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地-瓦迪拉姆(WadiRum)。
瓦迪拉姆,是约旦南部一个广阔的沙漠峡谷地区,总面积约为720平方公里。世界上沙漠很多,但具有峡谷地貌[
阅读全文]

清晨5点,我们把睡眼惺忪的儿子唤醒,收拾好行李,走出酒店,大街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头一天去雅法门旁的出租车站点问了一圈,没有一个司机愿意这么早出车。酒店主人好意帮忙,联系他的朋友送我们,但我们在空旷的街旁等了许久,汽车毫无踪影。
好不容易截停一辆过路的出租,不到6点,我们到达耶路撒冷中心汽车站。
今天我们启程去约旦。
以[
阅读全文]

在耶城的最后大半天,我们对这座古城做最后一次巡礼。以色列的公车系统非常发达,交通卡充值以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公车到站准点,车厢内也非常整洁。耶路撒冷虽然是三教圣地,但历经巴比伦,罗马帝国,波斯人和十字军的多次打击,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留下的遗迹远少于基督教的遗迹。第二次走上狭窄,陡峭的橄榄山。橄榄山(MountofOlives)的名字来自满山的橄榄[
阅读全文]

耶路撒冷位于以色列中部,地中海和死海之间,属于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590毫米,部分降雨集中在冬季。我们在耶路撒冷的那几天,阴晴不定,时不时一阵大雨。终于等来了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信步走出老城。在我看来,来以色列,如果不涵盖巴勒斯坦,就不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四次中东战争,表面上看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但随着周边阿拉伯国家和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