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 与 瘦身空话
文章来源: 杨子2015-02-12 22:53:39
北京太大了。大到汽车走不动,空气不干净,自然水不够用,垃圾无处堆。大到指挥棒会挥不起,各种系统臃肿不畅,各类资源重复浪费。

所以北京要瘦身。

减肥的方式很多,例如迁都。不过习近平说了:不迁。真要中南海迁也不容易。不现实。那就只能是要“减少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

什么是“首都的核心功能”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除了“政治中心”加“国际交往中心”,别的无论什么,都不算是“首都”必要的功能。什么“经济中心”、“科技开发中心”、“教育中心”,全世界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根本算不上“首都的核心功能”。

世界上的首都有两类,一是真正只有“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例如德国的那个波恩,例如加拿大的渥太华,例如美国的花生墩,它们都不兼顾其他什么中心。这类国家有个特质,那就是地大物博、国度大气。

还有一类首都,是大杂烩的集约型首都,例如东京,伦敦,都是充分体现小鼻子小眼的岛国习性。

中国够大,但却走了这类小型岛国的悲催路,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老毛在世的时候看到了这类弊病,所以有了大三线小三线。二汽,一米七、攀枝花,都是分布发展的产物。50年代新建的小型大学科大,搬到合肥,地质学院搬到武汉,其实都是不错的举措。老毛当年在陕西咸阳小镇杨陵,建了所农业大学,还有数家农业科研机构,这几十年家过去了,国家级的杨陵农业现代科技城应运而生,成为西北农业科技重镇。如果后来随着邓路线也迁到西安去,那这样的农业科技城可永远就不会出现。

老邓一上台,一切外向输出的前功尽弃。科学院研究生院办在北京也就算了,现在还来了个“科学院大学”,不仅与北京瘦身背道而驰,而且不伦不类。地质学院,非要在学院路再恢复一间,才叫拨乱反正。还有矿冶学院,北邮,北电,北京非要门门齐全:还新开了和平里北的“中医学院”---现在还成了全国重点。至于各类电影、戏曲、广播、纺织、化工等等学院,如春笋在北京破土,而且个个成了一片天地。你说,这北京能不大、不杂吗?

近年我国部分地区搞大学城,既没考虑产学研结合的需要,又把数个大学集中在一起,除了增添拥堵,基本上产生不了产业科学家等其他的外部性。其效果远小于一所大学在一个小城的优势。更有甚者,北京本来就填堵,教育部还倾斜拨款,结果瘦了别人,而让北京的学校大发展了30年。现在真要瘦身,那你就反向拨款倾斜,让北京的学校发展慢下来,把钱多发到别的省市区域的学校去。

同样,北京那么多研究所,科技部也倾斜拨款,饿了别人,而让北京的院所大发展了30年。现在同样也可以反向拨款倾斜,让北京的研究所发展慢下来,把钱多发到别的省市区域的研究说去。

还有,北京的医院,那更是集大成。病人上京成了必然。

我们讲的这些都是软实力。但,它们却不是”首都的核心功能“。

至于别的硬实力、污染源,就不提了。

现在,习近平说北京要保留”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经济中心”、“科技研究开发中心”、“教育中心”,那就是说,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还是要保留、要发展。如此要北京瘦身,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五年后看北京的人口,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