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加拿大的历史几乎改写。。。
文章来源: DUMARTINI2009-07-17 10:57:43



是十几年前写的文字,却没有保存的习惯,最近刚刚发现。。。


如果不是因为打扫和清理旧物,找到这张泛了黄的旧纸页,我还差点儿忘了-----


当年初出国门忙着学法语、找工作、安置家庭、为“五斗米折腰”的经济困顿期间,敢情还认真的关心过国家大事,写过这东西来着~~

那一年发生的政事,确实令人难忘!公民投票,给予每人一次的权利:
表决是否赞成魁北克省脱离加拿大联邦政府!!!

我当时是这样写的(公民表决后一周,看来仍处在极度悸动的感受阶段):

—————————————————————

民族感,热忱及希望

“ 50 。 57% 反对, 49.43% 赞成,加拿大幸存” ---- 这是一九九五年魁北克省公民表决结果。“幸存“一词,并非耸人听闻,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有关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性投票。 亲身经历这一过程,我对民族感有了新的深刻印象。

我所生活的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第一大省,人口六百万,百分之八十以上居民以法语为母语。可以认为是北美唯一尚未被势头汹涌的美国文化占领的地区。几百年前从欧洲来此定居的法裔,为能在四面包围的英语背景中努力维持自己的民族特征及文化,顽强地用民主的方式斗争着。但 1980 , 1995 年两次决定是否脱离加拿大建立主权国家的公民表决,都未获半数以上通过。特别是这次投票前,多次民意测验都显示赞成独立派占上风,但结果是只差五万张选票而未改写加拿大历史,离成功仅一步之遥!

看电视转播开票经过,心情比当初申请赴加签证还要紧张。因为两方面的人数实在是旗鼓相当,后来是蒙特利尔是英裔和移民集中的地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统计结束了,万千人跳跃狂欢的另一侧镜头下,却更有万千人饮悲失声,真令我唏嘘之余也惊叹不已。。(但选前选后均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公民的素质太令人感叹了!-----编后另注)这次公民投票率为 93% ,是个奇迹,连向来不喜参政的华人社区都全力呼吁,倾家而出。为了所在国家的命运,为了民族更好地生存发展,谁说如今的人对政治一概麻木不仁?更为惊奇的是,不管赞成还是反对,每一社区都从自己民族利益出发,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统一。例如说英语的意大利和华人社区,反对独立的投票高达 97% ,每个人都满怀行使权利的热情,令人应象深刻。从这里我看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这使我回想起年轻时有过的热情。靠当时我们所能理解的信念,大家都想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投进一份光热。忘记不了三十年前在向明中学主楼一间教室过的夜晚。为了赶抄大字报,十几个男女同学都不愿回家。用课桌中间这么一隔,教室权当了一夜男女宿舍!不知九十年代的高中生又怎么看待我们当年的拳拳之心?

也想到了我们的子女,他们学习条件好,干扰少,比起我们是幸运多了。可是我总觉得他们缺少了些什么。也许欠缺的正是对社会,对公益的一种勃勃热情吧!已有多少年没听到这方面的激情宣传了。我觉得关心社会,弘扬民族自豪感永远是高尚的主题,应当不受时代或地域限制。让我们来影响子女吧,给他们树立诚挚热情的榜样。我想,孩子们成为积极,有信念,胸襟宽阔的新一代,这个民族才是真正兴旺的。

难得的是我们的热情并没有因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而消蚀贻尽。初三十班是好样的,“同学会”建立在三十年后,就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明证了。两年来,各种联谊活动搞得生气勃勃,热力甚至辐射到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各处,使得海外我们这些人激动异常,恨不得拔脚就回,见见大家,当面感谢这些有魔力的组织家们、相信正是积极参与的热情感动了大家吧。我的心愿是希望这热忱之心常在,大家互相鼓励,一起把余下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有色彩。


谢谢《同窗情》给了我抒发内心感受的机会。



1995 年 11 月 10 日 写于加拿大魁北克省


----------------------------------------------------

注:1995年11月27日,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向联邦议会提交一项法案,提请议会承认魁北克省在联邦内的“特殊地位”。12月11日,加拿大议会通过了该法案,正式承认魁北克省的“特殊地位”。这一举措是联邦政府在魁北克问题上做出的伟大的妥协。


----------------------------------------------------




读着读着,我都为自己当时的拳拳之心感动了!十几年过去,沧海一粟?时局的变化虽缓慢却明显朝着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去,期间有暗潮流动,有人心思变,却有更多向往安定、美好的人的本能主导,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意。

1995年至今国内的极大改变不用多说了,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貌的变化更不是一言所能尽的,但有一方面进步是显而易见:关心国事,弘扬自豪,已如当年自己所期盼。

是很欣慰的改变。

特此。记住历史。




 



 

--------------------------

资料:(来自网络)是加拿大宽容和接纳的多元文化政策,化解了魁北克独立的念头?

多元文化政策承认各族裔文化平等,在双语框架下承认法裔居民的特殊地位,更指明了加拿大文化向统一的加拿大民族文化发展。多元文化政策没有影响加拿大民族融合的发展,它承认各族裔自身文化的传统,它们是因地域、语言、人种、生活方式等等经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保存下来的东西,因而不会轻易地发生变化。但是,当生活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各族裔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经过数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变迁,它们必然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包括它们相互之间的适应。

加拿大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多元文化政策在尊重各族裔文化平等的同时,促进了本国民族文化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法裔加拿大人希望维护本族裔的传统和特征,并不追求融合,因此,法裔聚居的魁北克省分离问题向追求民族特征的加拿大人民和联邦政府提出严峻的挑战。

多元文化政策在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的前提下,有效地缓和了英裔和法裔居民的矛盾,将魁北克留在联邦内,保证了国家统一。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既造就了加拿大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也产生了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20世纪60年代,随着魁北克独特性的消失和民族主义的高涨,魁北克走上了试图脱离联邦的道路。。。

-----------------------


老年坛的留言:


•  谢谢介绍,还不知道这段历史 -八六- ♀ 给 八六 发送悄悄话 八六 的个人博客首页 八六 的个人群组 (87 bytes) (13 reads) 7/17/09 
•  是这样。很紧张。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100 bytes) (16 reads) 7/17/09 
•  经历过是人生的一个难忘的见证 -八六- ♀ 给 八六 发送悄悄话 八六 的个人博客首页 八六 的个人群组 (31 bytes) (11 reads) 7/17/09 
•  估计不会形成问题吧。尤其眼下经济不好~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5 reads) 7/17/09 
•  好文!我的心愿是希望这热忱之心常在,大家互相鼓励, -五味七色- ♀ 给 五味七色 发送悄悄话 五味七色 的个人博客首页 五味七色 的个人群组 (56 bytes) (14 reads) 7/17/09 
•  回复:好文!我的心愿是希望这热忱之心常在,大家互相鼓励,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54 bytes) (10 reads) 7/17/09 
•  谢谢介绍!杜马君是向明中学的啊,以前我每天上下班要经过的。 -费嘉- ♂ 给 费嘉 发送悄悄话 费嘉 的个人博客首页 费嘉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7 reads) 7/17/09 
•  原来费嘉来自上海啊?还不知道。握握手!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26 bytes) (10 reads) 7/17/09 
•  我是小字辈,读大姐的文章,知道我们在读书时,您已经工作了呢!祝周 -费嘉- ♂ 给 费嘉 发送悄悄话 费嘉 的个人博客首页 费嘉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7 reads) 7/17/09 
•  谢谢,俺还清楚地记得这事。不过不知道你是否理解这一点 -龙坡居士- ♂ 给 龙坡居士 发送悄悄话 龙坡居士 的个人博客首页 龙坡居士 的个人群组 (56 bytes) (39 reads) 7/17/09 
•  不知道你是否理解这一点: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63 bytes) (30 reads) 7/17/09 
•  回复:不知道你是否理解这一点: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龙坡居士- ♂ 给 龙坡居士 发送悄悄话 龙坡居士 的个人博客首页 龙坡居士 的个人群组 (28 bytes) (22 reads) 7/17/09 
•  周末愉快!别吃太多,变成绿人啊!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4 reads) 7/17/09 
•  记得那天,那面大国旗 (图) -study- ♀ 给 study 发送悄悄话 study 的个人博客首页 study 的个人群组 (168 bytes) (26 reads) 7/17/09 
•  是,全国的孩子都写信来这儿学校,寄礼物,画画等等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16 bytes) (7 reads) 7/17/09 
•  那时,我住在加拿大西部,从另一角度见证过这一刻。 -满天花- ♂ 给 满天花 发送悄悄话 满天花 的个人博客首页 满天花 的个人群组 (24 bytes) (22 reads) 7/17/09 
•  但中国并非联邦制。这要从加拿大历史谈起了~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4 reads) 7/17/09 
•  我到了魁北克后,想法变了。 -cultuslake- ♂ 给 cultuslake 发送悄悄话 cultuslake 的个人博客首页 cultuslake 的个人群组 (527 bytes) (55 reads) 7/17/09 
•  不同民族,确实差别很大,连思维方式都不同。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177 bytes) (22 reads) 7/17/09 
•  听说那时候的总理克雷蒂安说了一句名言: -小人书- ♂ 给 小人书 发送悄悄话 小人书 的个人博客首页 小人书 的个人群组 (56 bytes) (29 reads) 7/17/09 
•  他很聪明智商极高,但这句是不是有逻辑问题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118 bytes) (0 reads) 7/20/09 
•  杜姐还是激情奔放啊。:)。 -A-mao- ♂ 给 A-mao 发送悄悄话 A-mao 的个人博客首页 A-mao 的个人群组 (82 bytes) (9 reads) 7/18/09 
•  顶你A-毛校长!也是当时的联想之一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0 reads) 7/20/09 
•  一国之内局部地区的民众或族群拒绝使用本国通用的语言是自讨苦吃,解 -田园乐- ♂ 给 田园乐 发送悄悄话 田园乐 的个人博客首页 田园乐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9 reads) 7/18/09 
•  知者为知者,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DUMARTINI- ♀ 给 DUMARTINI 发送悄悄话 DUMARTINI 的个人博客首页 DUMARTINI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6 reads) 7/20/09 

==========================


存档:                                                          

那一年发生的政事,确实令人难忘!

 

                                                                                                                                   

 

最近刚刚发现了自己十几年前写的文字,要不是因为打扫和清理旧物找到这张泛黄的旧纸页,我还差点儿忘了:当年初出国门忙着学法语、找工作、安置家庭、为“五斗米折腰”的经济困顿时期,还真关心过国家大事。

 

不过那年发生的政事,也确实令人难忘!文章写于19951110日,当年中学的同学们为了联谊,决定创办一份叫做《同窗情》的刊物。接到征求稿件的信件后,我立即提笔写道:“加拿大幸存了!这并非耸人听闻,我想在这儿向大家介绍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历史性投票---95公投。这一次 亲身的经历使我对民族感有了新的深刻印象。”试想全省每个公民都有权投票表决是否赞成魁北克脱离加拿大联邦政府,自己的那一票也如此举足轻重,想必当时正处在极度感受的阶段。

 

记得那天看电视转播开票经过,心情真比申请赴加签证还要紧张。因为两方面的人数实在是旗鼓相当,最后是蒙特利尔英裔和移民集中的地区起了决定性作用。统计结束了,万千人跳跃狂欢的另一侧镜头下,却更有万千人饮悲失声,真是令我唏嘘之余也惊叹不已;选前选后均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公民的素质更令人感叹!这次公民投票出席率为 93% ,是奇迹,原来不喜参政的华人社区也全力呼吁,倾家而出。为了所在国家的命运,为了民族更好地生存发展,谁说如今的人对政治一概麻木不仁?更为惊奇的是,不管赞成还是反对,每一社区都从自己民族利益出发,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统一。例如说英语的意大利和华人社区,反对独立的投票高达 97% ,那种行使权利的认真劲儿令人印象深刻。

 

 从这里我看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也使我回想起年轻时有过的热情。凭当时我们所能理解的信念,大家都想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投进一份光热。忘记不了三十年前在向明中学主楼一间教室过的夜晚。为了赶抄大字报,十几个男女同学都不愿回家。用课桌中间这么一隔,教室权当了一夜男女宿舍!不知九十年代的高中生又怎么看待我们当年的热诚?也想到了我们的子女,学习条件好,干扰少,比起我们是幸运多了。可是总觉得他们欠缺了些什么。也许缺的正是对社会、对公益的一种勃勃热情吧!当时很少听到有这方面的激情宣传。我觉得关心社会,弘扬民族自豪感永远是高尚的主题,应当不受时代或地域限制的。我觉得当孩子们成为积极、有信念、胸襟宽阔的新一代,这个民族才是真正兴旺的。在文章结尾我曾说:“难得的是我们的热情并没有因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而消蚀贻尽。希望这热忱之心常在,大家互相鼓励,一起把余下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有色彩。”

 

读着读着,我被自己当时的拳拳之心感动了!十几年过去,沧海一粟?时局的变化虽缓慢却明显朝着社会的稳定方向而去,期间有暗潮流动,也有人心思变,却有更多向往安定、美好的人的本能主导,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意。至于国内经济领域的改变不必多说,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貌的变化更不是一言能尽,但有一方面的进步显而易见:大家更关心国事、弘扬自豪了!近年发生的几个重要事件都是明证,如当年自己所期盼,这真是令人欣慰的改变!

 

 

 

特此,重记这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