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每个朝代总是活不过300年?
文章来源: Taofucius2024-06-25 02:35:41

这个世界,是由一群“超出常人”的人群来规划它的发展路线。只有这些“超人”,才拥有改变世界轨迹的能力。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普通人,都只能努力去学习规则,并且在超级人制定的规则里面生存。某一个普通人的生死存亡,并不会对这个国家的轨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每一个超级人群中的个体,却对这个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会穷!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可能不会统一天下。

这样,中国会不会像欧洲一样,把周朝的那种“封建分权”制延续下去呢?

这样,中国就会出现很多小的国家。每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杨家等等)。这些封建国家相互斗法,相互切磋,百家争鸣。

商君书(法家),弱民强国,让人民成为工具,为君王的霸业买单。

它实现了统一,所以中国封建集权制,历代君王都在用“愚民,弱民,让人民保持在温饱线徘徊”的方式在治理国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中国有世界上最任劳任怨的底层百姓吧。

大家都知道《易经》里面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断的“易”的过程 -- 也就是说:“久最后,也会穷”因为它不变呐!

所以,在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以后,“愚民”是错误的,商君书(或者它背后的法家思想)促进了/也阻碍了民族的发展!

“超级人才”的如何产生?

西方世界,对于未知,有一种敬畏。这种敬畏之情,可能来源于宗教,而且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统一过,竞争从未停止过!他们始终没有掐断“教育”。因教育能实现探索,探索可以揭秘敬畏,教育能够让你在竞争中胜出!

但是,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喜欢做事做绝,秦始皇为了没有人行刺,“焚书坑儒”,“愚民/弱民”,“收缴天下铁器”,最好人民没有智商。这做的太绝了,实在不好。而且,这也为后代统治者,提供了不好的开头,影响了中国的千秋万代。

多样性,教育和竞争,为更多的人提供提升的空间。这些人变成了人才。人才基数大了,才有可能有“超级人才”涌现。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特别不能适应,为什么大家都是为了省那么一点点的资源在那儿搞研究,发文章?在中国,要是这个项目很牛,那你就使劲浪费,也没关系啊!后来才发现,这种竞争就像一个竞技场,它为很多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品台,去锤炼他们的智商,情商,眼界。

开放,多样性,竞争,教育,这很多的因素,为西方社会提供了无数的”超级人才“生产基地。

比尔盖茨(微软),乔布斯(苹果),拉里佩奇(谷歌),马斯克(特斯拉),黄仁勋(英伟达),奥特曼(ChatGPT)。几乎每隔几年,你就能够看到可以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在美国拔地而起!

这些人才,他们非常厉害。他们可以重新书写行业秩序。这种改变就可以提供新鲜的血液和机会!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出现这样的“超级人才”,谁能为普通人创造出来就业机会呢?

只有超级人才,可以提供超大规模的就业机会。我们需要提高人才的基数,为他们提供思考的土壤,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探索,公平竞争,在他们中间,会有我们日思夜想的“超级人才”!

结语

超级人才改变世界,普通人才只能卷!

如果一个社会很长时间都没有超级人才出现了,“卷”就成了常态。卷到最后,就成了躺。躺到最后,就成了经济危机了。

法家重国家,轻个人的理念延续到今天的中国。所以,中国总是很难出现超级人才。没有超级人才,国家的衰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能是300年,也可能是200年,也可能是400年。

我想,以法家开始,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以法家结束,那估计300年已经算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