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本可以避免 - 从做题到接地
文章来源: 硅谷工匠2024-01-21 05:41:34

最近发生很多命案。硅谷那个清华校友谷歌员工的命案,最为离奇。其次还有大学博士后干掉导师,还有好莱坞的富二代杀掉来自中国的一家人。在多想几十年,还有清华同宿舍的不喜欢朱令。现在看来那个复旦少年班的自愿流浪街头,还是个处理得当的。

逝者安息,逝者为大。在这里不多说。

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大部分学霸都是不接地气。

什么叫地气?

有个朋友说的好。理想坍塌就叫接地气。

接地就是读书郎和商人混到一起,看到世界的龌龊。

接地就是读书好的尖子生活在一个二等生三等生定义的丛林里生存。

---

读书人不接地气的代表,就是孔乙己。就是那些往熊身上泼酸的清华优等生。接地气代表起码三件事情。

第一,聪明和成绩都是过去式。不代表未来。未来要你自己写,自己斗。

第二,即使你的成绩好,还是距离有影响,有作为,有钱差的很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第三,下里巴人和实践是真正的学问和老师。要虚怀若谷。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大多数学子,包括学子的老师的老师,都只知道商业,工业,和管理科学。

如果这两个los altos的谷歌清华毕业生比较接地,就不会互相攀比,就会比较谦和,就会有更高的目标指导行动而不是瞎折腾,不满足。这是我的见解。我是清华理工男,理工的男生思维我是懂的。理工和海淀的女生我也见过很多,比一般人可能更知道这些女学霸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

中国大陆的教育非常不接地。象牙塔鄙视下里巴人。我们社会里说的很多话,都是不接地的人说的。比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什么"高考学霸",什么"美女学霸"。

还有很多害人的cliche,比如"分分学生的命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智商"这些家庭饭桌上的常说的套话。

到现在,一听学霸两个字我就要吐。吐槽的吐。

因为给一个高中阶段学习好的人带上这么多光环,是没有必要的。

给几个构筑了高高校墙的school这么多的光环,是没有必要的。非什么修墙?就是怕学生接地呗。

中国人把"university"翻译成"大学",本来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University是学习的地方,但是不是唯一学习的地方。希腊语言里的"school",本意就是"leisure"的意思。是一群闲的没事的人发呆的地方。学校,就是一个疗养院修养所。出来混,还是要还。

school是一个修道的地方。修道包括了解世界的疾苦,而不是每天那个镜子找自己的成绩单。

学习好,不意味着任何东西。能到谷歌当码农,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必须珍惜,而且必须知道自己的幸运。

中国社会,把学习好等同为智力高,把智力高等同于高人一等,是触目惊心的社会变态。读书人孤芳自赏,认为别人都低人一等,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育失误和学校的错误。

---

中国的学校没有接地教育。我有一次在广东接待来自清华的一群硕士生访问团。一群北京的硕士(可能都不是本科清华)来到广东好吃好喝的接待参观。一个女学生居然发感想说,这里接待的饮食太好,粤菜太好,我都吃胖了。这个是个好学生,因为其他的所有人都在会场刷手机。

以为天子脚下学习好就应该自然而然有着有那,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是千年农业社会加科举留下的悲哀。

---

接地能让读书郎有更多选择。没有接地教育,一旦读书郎理想破灭,就会非常的悲哀沉痛。

这些读书郎都没有任何社会感,不尊重社会,也不懂自己所学都必须服务社会。也不懂怎么创业和打拼。

认学习成绩这个死理,也让很多人不尊重别人。接地的人,也就是一个成熟的人,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知道受苦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辈子靠学霸的身份生活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大部分人都不是学霸。规则是他们定的。就是为什么说A学生当工程师,B学生当总裁。为什么?因为B学生没有包袱,胆子大。F学生胆子更大。千万富翁的好学生很少见。千万富翁的差生比比皆是。

学霸理解这些规则,就叫接地气。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就少了一个"下里巴人"的dimension,那么即使你成功也不会太大成功,即使你优秀也没人鸟你。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如你优秀。

世界是”学渣“多,规则和潜规则都是学渣定。学霸的那些书本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

有一年的清华校长让新生去读”活着“这本书,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举动。可惜,这个只有一年。而且,那些新生的父母可能都没读过这本书。新生的老师都没有读过。这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教育缺口。

让每一个学霸都懂一点社会的艰辛和豪爽,是必须的功课。否则,学霸会把社会给予的一点thin praise当真。以为自己真的有两把刷子。

美国教育没有"学霸"这个概念,这就是西方教育的优秀。西方教育认为,你学习好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所以,你很少看到新闻有关两个哈佛校友在家里大吵大闹,因为接了地气而非常不适。在美国,学霸的通称是nerd,不是贬义也不褒义。

学习好,什么都不算。只是开局开的好。有一个说法叫"优秀陷阱“ ,具体表现就是博士很难成为千万亿万富翁。其中的道理,就是很多博士孤芳自赏,开始保守和懈怠,放弃向社会学习,最后学历高的结果不如胆大的。(马斯克去斯坦福读博,三天就退学了。此为胆大。贝佐斯是普林斯顿学霸,在华尔街混的风生水起很快。他放弃了工作和paycheck,此为胆大)。

感谢您阅读。我本人也是学霸教授高知分子。不是酸谁。

一位小姑娘要下沉项目,是孤芳自赏,还是敞开胸怀?_成事指南的技术博客_51CTO博客

如果一个人从小们到校门都没有人告诉他社会的真相,那么这个熟读圣贤书的人到了真正的社会非非常不适应,也不可能继续优秀。在真正的社会,学习不好的人定规则,挖坑。

学校只教formal studies,不教common sense。如果一个人只会读书,看不起任何其他,那他的优秀也在出校园那一刻就此止步了。

学习好没有错。但是把成绩等同社会认可和社会价值,就是错了。

学习好过,不代表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包括下里巴人。这对男女学霸都适用。

你学习好,社会给你很多。包括硅谷一份好工作,在大学做博士学习,嫁给好莱坞的富二代,或者接了爹娘来西方免费养老医疗。对于很多人,都是祖坟上冒青烟的福分。要注意,社会很艰辛,要珍惜自己的所得,不要继续不满意,除非你想打拼。

中国的问题,是孤芳自赏的人太多。两个孤芳自赏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打架都怪。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就是这个道理。

恐龙抗狼》古风版—孤芳自赏- 杨可爱- 专辑- 网易云音乐

“哇,我真的好美”

 

几千年封建皇帝和统治者的设计,就是鼓吹“唯有读书高”,“一心只读圣贤书”。让读书人互相鄙视和踩踏。女人会识字,就叫知识女性。男人考的好,就叫状元。后来甚至还有女状元,美女状元,美女学霸。其实这些人距离诺贝尔奖,距离创立大企业,甚至距离一个CEO,还差几辈子修行。

读书人都是照本宣科,不会实践不食人间烟火。文人相轻,夫妻相轻,伙伴相轻。这些中国有一点知识的人就容易满足,就忘掉了实践和创业。搞不好朝廷还给你一张买官的优惠券。

西方是一个商业优先,道为贵的地方。何为道?真理就是道。忘掉“接地”就是违背真理。所以西方没有学霸,只看你一生最后交给自己的答卷。

 

这个硅谷命案是我写这篇小作文的初衷。只想让更多的人避开灾难。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这些例子多了,就让人看出些规律。斗胆发文。

人物圣贤,谁能无过。关键是,人物圣贤。只能见贤思齐,而不是见人就要比就要鄙视就要偏见。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对人宽对自己严。从严律己宽以律人。

在偏见面前,每个人都有一点,没有人是完全免罪。当你忘记了自己的追求,你的麻烦就来了。这个追求,就是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