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终章):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 硅谷居士2023-12-28 07:28:38

在小学前四年,虽然我年年都拿“三好学生”奖状,但是成绩应该不是班里最好的;班上有几个特别聪明的女同学,成绩更胜一筹。那时老师不公布成绩排名;我也不关心这个排名。

五年级是个分水岭。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刚刚参加工作的赵老师;她工作特别认真热情,也是住校老师之一。而教数学的胡老师也是一个从很远的一个行政村子里来的住校老师;他的儿子就在我们班上。

五年级一开学,胡老师觉得他碰到了一群“面茬子”学生,说我们数学底子不太扎实,就自作主张先不教五年级的新课程,而是花一两个月补习三、四年级的数学。他的口头蝉就是:磨镰刀不耽误割麦子。结果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班上全军覆没。我考了班上的最高分:36分!这也是我人生中的最低分记录。

很快,胡老师就被调走;我们迎来了王老师。巧的是,他也是一位住校老师。

王老师不但讲数学头头是道,人也非常风趣。记得有一次,他居然在数学课上,教我们唱国歌。他的歌声不是很响亮,但是饱含热情。我学唱国歌时,也被他的歌声感染,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也是我从一年级以来第一次跟着老师学唱歌。

在整个五年级,我的数学成绩稳居班上第一名。那年早春季节,镇上组织数学竞赛,考试地点就设在镇上的初中教室。王老师带着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从周六下午出发,步行二十八里路到了初中。因为次日是周日,初中学生都已经回家过周末了。我和另外一个男同学就被安排睡在学校的男生集体宿舍里。那也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校园;后来我在这里又度过了四年光阴。

周日上午参加完竞赛考试后,王老师又带着我们步行回家。等经过我们村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老师和我分手后,还要送另外几个学生回她们各自的家。

母亲见我进门,就问我:你有没有请老师到家里吃晚饭?

我说:老师还要送别的学生回家呢!他是不会到我们家吃饭的;所以我就没有必要问他。

母亲说:问不问是礼节问题,他来不来是另外一码事。你没有问他,就是失礼。

几个星期后,王老师把我们几个参加竞赛的同学叫到教室外面,兴高采烈得说:你们几个的竞赛成绩非常好,比去年好多了!

五年级上学期,我托三姐从平氏镇上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即1979年版的蓝皮字典。这是我人生中拥有的第一本字典;而我也成了班上屈指可数的拥有字典的学生。这本新字典大大提高了我在同学中的受欢迎程度,因为有很多同学会借我的字典用。有一次,我发现字典里夹了一个小纸条,应该是某个女同学匿名留下的,纸条上说:我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这也是我第一次接到女生的示爱。不过那时候我情窦未开,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里。

在五年级春季的全校大会上,照惯例要有一个毕业班的学生代表出来发言。班主任赵老师找到我,给我一个写好的稿子,希望我能够上台去念。我天生嘴笨,又非常内向,因此找各种理由推辞掉了。赵老师无奈,只好另找别的同学。现在想想,觉得我对不起她的信任和教诲。

1987年夏天,我从小学毕业,参加了全镇统一的小学升初中考试。我们那年小学同班同学一共有四十几名,由于镇上初中的名额有限,只有十个左右升入初中;其余的同学就回家务农了。这十几名同学里,有两位聪明勤奋的女同学最后上了师范学校作了教师。其余同学,最多只念到初中毕业。

在那次小学升初中考试里,我的数学成绩为95分,排在全镇第二;语文成绩只有69分,但综合成绩仍然排在全镇第三。王老师特意到我家,向父亲表示祝贺。

1995年大学放暑假,我去邻村一个小学拜访一位故人,在那里偶遇了王老师。他和他的几位同事们直夸我厉害,说我为老家争了光。

我一时语塞,顿了半天,才笨嘴笨舌地说了一句:谢谢王老师!

附一: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

附二:1979年版的《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