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三):农村小学里的快乐时光
文章来源: 硅谷居士2023-12-27 06:16:31

在八十年代的河南偏僻农村,小学里的老师几乎都是民办教师。这些老师其实就是有点文化的农民,好一点的是高中毕业生,差一点的就是初中毕业生。在我们小学里,只有张校长是正经八百的公办教师。

这些民办老师,几乎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学校培训,因此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也层次不齐。能碰上几个好老师,那是一生的运气。比如我一年级时的杨老师和五年级时的数学老师王老师,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优秀教师。

我四年级时的数学老师是李老师;他也是一个农民教师。他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可以把数学问题讲得通俗易懂。比如那时开始学分数,有些同学碰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谁大谁小这种问题,就经常犯糊涂。李老师就拿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比如中午你回家吃馒头,和家人分吃一个馒头;二分之一就是你和另一个家人分吃一个馒头;三分之一就是和另外两个家人分一个;你说哪种情况下,你分到的那块馒头更大呢?这么一讲,大家做题时,只要想起吃馒头这件事,就知道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的数值就越小。

小学三年级以后,我最怕的作业就是写作文。那时的作文,都是命题写记叙文,比如“最难忘的一件事”,”记我的XXX”等等。一个没有见过多少世面和现代文明的农村孩子,对幻想文学基本免疫;可是农村的生活和家庭成员,都乏善可陈。偏偏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写真人真事,这基本上就是赶鸭子上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这种误人子弟的教育方式,一直延续到高考。我是1994年参加高考,而那年的高考作文偏偏是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而不是常见的议论文。加上高考前一天我过于紧张而几乎彻夜未眠,因此我的语文就考砸了,刚刚及格而已。后来进了某重点大学,和其他省市的高考牛人同学交流,才知道那些先进学校的老师,是教学生们“编”故事的,根本不用拘泥于“真人真事”。要是我早知道这个诀窍,高考成绩应该可以进河南省三甲,而不是现实中的勉强挤进前十名而已。

那时农村虽然非常穷,学校的条件也非常艰苦,但是乐观的孩子们总能找的属于自己的快乐。下面我就说说农村小学里的一些欢乐事。

一、连环画
枯燥的学习之外,我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找书看。到小学四年级时,家里的一套《西游记》就快被我翻烂了。在农村,想找到大部头的书非常难。我记得从同学那里借到过一套《说岳全传》,算是我看到的第二套大部头著作。

而连环画,或者小人书,则非常流行。我们就互相传借着看,比如《三国演义》系列、《西游记》系列、《后西游记》系列、《岳飞传》系列、《隋唐演义》系列,甚至有金庸的《天龙八部》等等。我自己和姐姐们也买了几本,算是和大家互相借读的资本吧。

农村有社戏时,也有人把家藏的连环画摆出来,现场出租给小朋友们读;看一本好像是两分钱。而那时,买一本新连环画的成本大约是两角钱左右,一个鸡蛋大约能卖四分钱。我社戏看烦了的时候,就缠着姐姐和母亲要钱去租连环画看。她们通常会答应,但是也不会多给,顶多只能够看两三本的。

二、端午节
在我小时候,除了过大年,最盼望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过大年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但是我们小时候,端午节还不是国家的法定假日; 因此我们还得去上学。

我们老家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大家比较习惯的插艾草、吃粽子以外,还要吃煮的大蒜和腌制的咸鸡蛋和咸鸭蛋。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我们村挨着一条大河,因此差不多每家都养鸭。但是,鸡蛋和鸭蛋几乎全部都卖给供销社了;我们平时是吃不到的。但是端午节那天是例外,所以至今记忆深刻。

端午节一大早,母亲就会煮一大盆鸡蛋和鸭蛋,当然还有粽子和大蒜。粽子是糯米做的,里面包着红枣;由于糯米过于粘牙,我不是很喜欢吃这种粽子。我最盼望的还是可以敞开肚子吃鸡蛋和鸭蛋。现在仔细算起来,那天吃的鸡蛋数量,差不多就是全年吃的鸡蛋总数的八成以上。

吃完早饭上学的时候,大家往往还带着几个鸡蛋或者鸭蛋到学校,和同学们进行比赛,看谁的蛋个头儿大;也有同学进行鸡蛋对碰比赛,看谁的鸡蛋硬。

每到这时,我就特别羡慕隔壁村的几个同学。他们村有几户人家养的有大白鹅。他们很不屑地拿出几个硕大的鹅蛋来,让我们的鸡蛋和鸭蛋顿时无地自容。

三、社戏
在八十年代初,我们村里开始采伐大山上的松树,挣了很多钱。因此,村里财大气粗,每年在农历二月十九日起开始举办庙会,并请一台甚至两台戏班子来唱社戏;一唱就是半个月。

河南是戏曲大省,远近闻名。最出名的剧种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在我们老家,大家最爱听的是豫剧和曲剧。那时村里有钱,即使山路崎岖难行,也能请来正规的大戏班子,比如附近各县的县级剧团。

戏班子一来,学校就要放假;不仅仅是学生们不上课,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家都像连续半个月都在过大年似的,全体休假来逛庙会、看社戏。母亲每年都会把外祖母从湖北接过来看戏,有时连姨妈、舅妈们也会带着表兄弟表姐妹来赶庙会。

父亲有时候会把家里的韭菜收割,在庙会上摆一个卖韭菜包子的小吃摊子。姥姥家在民国时是地主,也算书香门第。因此母亲根本看不起这些做小买卖的营生,觉得丢脸。在庙会期间,母亲禁止我们靠近父亲的包子摊儿。

社戏期间学校必须放假的第二个原因是要给戏班子腾地方。戏班子的人,就在学校的教室里打地铺;有的演员还带着自己家的小孩子。其实我小时候看戏,也就是看个热闹,大部分时间根本也看不出门道来。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钻进后台,看演员们画脸谱。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青衣演员,扮相美轮美奂。我都看傻了眼,第一次知道女人可以如此这般地娇艳如花。她可能就是我儿时的梦中情人吧。

在大多数时间里,我和同村的孩子们不会去挤在戏台下看戏;而是聚在戏台附近的山坡上或者河滩里打扑克牌。有时也会去看庙会上的各种民间杂耍和游戏,或者看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打架斗殴的热闹场面,当然也会去租连环画看。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看社戏经历,其实不是我们村的、而是湖北外祖母家那里的社戏。她们那个村子的社戏,是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小学某年的一个傍晚,父亲突发奇想,要带着我去湖北看社戏。我们要步行七里路、跨过七道河才赶到唱社戏的地方。戏台就搭在河岸上,观众们就在河滩里看戏。那天的戏倒是不错;可是戏看到一半,天边就开始春雷滚滚。

父亲说:怕是要下雨了,我们回家吧。

我们抹黑刚走出一里路,冰冷的春雨就哗哗啦啦下起来了;我们的衣服很快就淋湿了,我冻得直哆嗦。路过一个小村子时,父亲带着我拍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虽然当时只有九点钟左右,但是对于没有电灯的农村人来说,那时其实已经很晚了。很快主人就开了门,是一位慈祥的大婶;她是父亲的朋友。她先是给我们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安排我们的床铺。我和父亲把衣服烤干后,才上床睡觉。经过春夜的这一通折腾,我已经非常疲倦了,很快就呼呼大睡了。

次日凌晨,我和父亲告别大婶,踏上回家的路途。

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看过比那夜更好看的社戏了,虽然只看了一半。

附一:豫剧青衣 

附二:豫剧“六大名旦”之一的常香玉在《花木兰》中的剧照

附三:连环画《三国演义》中的一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