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旅客与塔里的女人 (图)
文章来源: 一个人的亲密2008-03-27 15:04:14

房间,旅客与塔里的女人

看了三毛的遗书,其中谈到她的心是三百七十五个房间的旅馆,每个房间都有一把钥匙。
嗯,这让我想到曾与艾丽思笔记就亲密的距离作过一些讨论,其中她谈到想要一个自己的房间。

她写到:

我一直有个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一种向往,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缠绕在心底,挥之不去。

我想要一个自己的房间。

“什么是自己的房间?”

英国的Virginia Woolf写过<<自己的房间>>,她探讨的是女性精神发展的空间,为什么女性的成就会小于男性。

后来Woolf写道:“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原始森林,甚至飞鸟的足迹都是闻所未闻……”

这时我的心砰砰地跳,是啊,就是这个,我想要的,自己的房间。

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拼命地敲门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开,即使外面等待的是我最亲近的人,最爱的人。

以上这段就是摘自艾丽思的文章。而三毛呢,居然是不只是一个房间,而是一个旅馆,而且每把钥匙都不一样,可以想像的是,每个房间可能都曾住着不同的旅客,至少是给众多的旅客准备的。从遗书上看,很多人都想住进这座旅客,但是由三毛的自制性很强,硬是拒绝了给也上百把钥匙的冲动。

在这里房间,旅馆与钥匙,都是人性之精神与心灵深处的某些重要的象征。

很久以前,读过无名氏写的小说“塔里的女人”,这是讲述一个旧中国,一位才艺惊人的女子大学的男老师与来自贵族家庭的女校花之间的一段以浪漫开始而以悲惨结局的爱情故事。记得故事的结尾,作者发了点感慨,说女人是生活在塔里的,这塔既是别人,也是她自己建造的。我觉得无名氏选择用塔,而不是房间更能象征人的内心世界与梦想。

一个渴望丰富的人,往往是不满足于一个房间的,而塔不但有多个房间,还有层次,有高度,更能提供一种安全感与凭档远望的视野。西方传奇爱情故事,常常就是女子在楼上,而求爱的小伙子在楼下,或唱情歌,或拉小提琴。这就是塔的象征性,居在高处,透过窗帘,细细的省视。钥匙与塔的层次,则代表着不同层次的交往:有的人可以是普通的朋友,有的是可更进一层,有的更亲密一些。然而,让人迷惘的是,我们用房间与钥匙,为的是什么呢?有很多房间,有很多钥匙是你连最亲近,最爱的人都不可能拥有与进入的,在那里我们存放的是什么呢,保护的又是什么呢?

小王子一书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另一本名著叫“要塞”,他花了近十年,修了又改,并对友人说::“我写不完了,这部书本身就不会有结尾。” 在荒芜沙漠里的要塞,与这里讨论的塔,与众多房间的旅馆,有同样的寓义。作者籍此讨论人与人,心灵与心灵,人与社会的关系。几十页的小王子,让他名扬天下,而数百页的要塞却让人解读纷纷。罗伯特•康特斯说:“这是圣埃克苏佩里最差的作品,其中也有他最佳的篇章。”。

然而,圣埃克苏佩里在要塞中说了一句话:完美是死亡的美德。Virginia Woolf,三毛肯定也这样认为的。圣埃克苏佩里,最终架着他的飞机,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