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影星-- 他们的旧貌新颜(56) 王心刚
文章来源: 水沫2006-11-18 13:18:20

王心刚

王心刚,几代人的偶像,中国最帅的军人形像。他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成名,是我们父辈的偶像,到了八十年代,他已经年过半百,可是蔡鄂将军的一双白手套还令当年的女孩子念念难忘到如今。我们就从王心刚八十年代的照片开始吧。







我们再来看一下王心刚五、六十年代的照片。英俊,潇洒,挺拔,曾经当过兵的他有着一种军人的帅气,男人的气质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那个时候流行著这样一句话: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












王心刚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中国电影百年影星中他是当之无愧之银幕最佳军人形像。



王心刚简介

王心刚从舞台到银幕,三十几年走的是一条严肃认真地探索人生、理解人的心灵,刻苦地磨炼自己的思想品格,不断丰富自己艺术修养的崎岖坎坷的上坡路王心刚,辽宁大连人,1932年1月1日出生。1949年中学肄业,后参加沈阳市举办的文艺骨干训练班,学习话剧表演。次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工局文工团任话剧演员,曾在《李闯王》、《三个战友》等话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57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寂静的山林》中饰男主角,后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大河奔流》、《伤逝》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81年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塑造了爱国将领蔡锷的银幕形象,于1982年获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后任八一厂副厂长。

王心刚的爱人杨昭彩是八一厂的一位音乐编辑,1972年春天,杨昭彩因一位密友自杀而精神失常了,为治好爱人的病,先后向上海、天津、广州、河南等省、市的亲朋好友写了几十封信,寻医求药。为了抓一副药,他经常不辞劳苦,天刚蒙蒙亮,就骑著自行车,一个药店,又一个药店,不知跑了多少路,又急忙赶回家,忙著煎药、服侍爱人吃饭,还要照顾孩子。杨昭彩酷爱音乐,为了满足她的嗜好,王心刚四处奔走,筹借了许多当时不许播放的唱片偷偷地放给她听,听烦了,又给她讲有趣的故事,以分散她的注意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5年时间,到1976年春天,杨昭彩的神智逐渐恢复正常。王心刚在家庭生活中的高尚情操深为人们所赞扬。

. 1.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1987) .... 朱棣
2. 伤逝 (1981) .... 涓生
3. 知音 (1981) .... 蔡锷
4. 绿海天涯 (1979) .... 南林
5. 大河奔流 (1978) .... 秦云飞
6. 南海长城 (1976) .... 区英才
7. 侦察兵 (1974) .... 郭锐
8. 秘密图纸 (1965) .... 陈亮
9.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 杨晓冬
10. 哥俩好 (1962) .... 指导员
11. 红色娘子军 (1961) .... 洪常青
12. 勐垅沙 (1960) .... 江洪
13. 海鹰 (1959) .... 张敏
14.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 姚苇
15. 海阔天空 (1958) .... 赵玉林
16. 寂静的山林 (1957) .... 冯广发
17. 牧人之子 (1957) .... 德力格尔
18. 勐龙沙

[[图片、简介以及演员的资料取之于网络,本人编译成篇,材料未经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