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逝的清朝16岁公派留学生
文章来源: 达客行2024-02-28 05:55:22

约在150年前,一位年仅15岁的中国孩童,也许在这栋楼里上过课。两层的红砖房位于我们上一期介绍的衣领城,特洛伊的伦斯勒理工学院,简称RPI。当时是RPI的化学实验室,也是目前RPI现存最早的建筑。我想象中在这里上课的孩子名叫潘铭钟,是清朝首批留美幼童中第一位考入美国大学的学生,可以说也是中国第一位考入美国的公派留学生。这期视频就讲讲潘铭钟的故事。

留美幼童

 

去年9月,在闭馆前一天,我们赶到康州哈特福德市的康州博物馆,他们为纪念中国留美学生开启150周年举办了题为《旅途》的展览。多年前,国内曾有部记录片《幼童》,大家在网上能搜到,讲述了这批留美学童的故事。自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共派出了四批120名幼童来到当时叫“花旗国”的美国,这也是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他们平均年龄13岁左右。主持这一事务的李鸿章称这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是1873年7月27日的《纽约时报》以《中国幼童》 (The Chinese Children) 为题,对第二批幼童的报道。

 

按计划,这些幼童的学制是15年,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到达美国后先在中小学学习英文,他们分别住在麻省和康州美国人家里,同美国房东一起生活、渡假和去教堂,以迅速提高语言能力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是最早的自费留学归国的容闳。当时,他的住宅和项目的办公地点就在这里,建筑已经被拆掉了。

 

展览展示了搜集到的文物和书信,看到这些实物,感觉那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离我们并不遥远。

 

詹天佑最好的朋友

 

在首批留美的30名幼童中,有一位11岁的广东南海小男孩叫潘铭钟。他是年龄最小个子最小的一个。与潘铭钟关系最好的是大家都熟悉的詹天佑,两人总是形影不离。按规定,这些小留学生除了在美国中学学习外,要定期回到哈特福德学习中文,每次回来,詹天佑和潘铭钟都住在一个房间。詹天佑半夜醒来时,经常看到同伴在挑灯夜读。

 

潘铭钟学习非常刻苦,甚至着迷。其他孩子会参加课外的棒球或游泳活动,他则喜欢读书,尤其是数理化方面的书籍。1876年,费城举办博览会,留美幼童都去参观,在会展上,詹天佑知道潘铭钟物理化学知识丰富,不时向他问些感兴趣的问题。

 

1877年,在高中老师和寄局家庭家长的鼓励下,15岁的潘铭钟考入了RPI,成为留美幼童中第一位考入美国大学的学生。这意味着,在来美的五年中,潘铭钟不但通过了语言关,还完成了美国小学到高中的课程。潘铭钟被录取的消息传到管理幼童的机构,大家一片欢喜和鼓舞,负责人的容闳特意带来红酒祝贺,欢送他到RPI求学,还奖励了一笔银子。这个年龄和个头都最小的潘铭钟一下成为大家的榜样。

 

校旗插上月球的大学

潘铭钟入学的伦斯勒理工学院RPI是美国成立最早的工学院。1824年由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斯蒂芬·万·伦斯勒先生创建。RPI比麻省理工学院的建校还早。纽约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布鲁克林桥的建造者之一就是RPI的毕业生。二战期间,RPI是美国军方的重要研究和教育基地。尤其值得骄傲的是,RPI在美国航天事业上的成就,在学校杰出校友中,有首次把人类送上月球的阿波罗11计划的总指挥乔治·洛(George Low)。为记住RPI在航天方面的贡献,RPI的校旗与美国国旗一起被插在月球上。另一个离我们近的例子是,首次使用并定义了电子邮件信箱中“@”字符的雷蒙德·汤姆林森(Raymond Tomlinson),也是RPI的杰出校友。今天,在RPI留学的华人学生有300多人。继潘铭钟后,又有四位留美幼童考入RPI,不过,因为清政府改变政策提前召回了他们。不过,回国后三人参加了海军,有人还英勇参加过甲午海战,另外一人成为铁路工程师。

 

染病去世

 

这是《纽约时报》1879年12月1日转载《特洛伊时报》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学生在特洛伊离世》。报道说,RPI1882班的中国学生潘铭钟过世。原因是暑假期间,潘铭钟参加一个在海边的露营活动后,染上肺结核,因为担心学习进度,继续坚持上课,直到病情加重被强制停课。卧床两周后去世。报道还说,潘是位非常聪明勤奋的学生,在班里成绩第一。

 

报道还说,潘铭钟在RPI的时候,在第二街的长老会教会皈依为基督徒,卧病休息时还给克拉克牧师写了首短诗

 

Where I lie there let me die,  

Where'er I be, there bury me."

 

我躺的地方,就是我去的地方,

无论我去哪里,我就埋在那里。

 

得知潘铭钟去世的消息,容闳很惋惜,并出钱在哈特福德一个墓园买了块地,安葬了年仅16岁的潘铭钟。

 

参观康州《旅途》展览的时候,还结识了自愿参与组织展览的小曲,他整理翻译了一些保存下来的书信。我想有机会单独让他讲讲。我们两个后来的留学生,因为对前人的好奇和敬意不期而遇,这也是做达客行视频的乐趣,希望下次在哪个地方咱们也相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