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10日(一)英殖日据的痕迹-毛姆酒店,英式奶茶,罂粟籽汤,远征军的桥,昂山将军办公室
文章来源: 琦迹2022-06-30 07:13:38

缅甸之行的计划源于2015年12月的泰国之行。二战盟军战俘修建的死亡铁路也叫泰缅铁路,当火车行驶到泰缅边境,我不得不下车,望着火车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巨蛇渐渐蜿蜒消失在缅甸郁郁葱葱的群山里,怅然想:“要是能坐着这辆火车去趟缅甸该有多好。”2016年底,在滇缅边境重走二战远征军路,行至畹町桥,缅甸就在几米外的桥那头,无奈那年缅北重燃战火,炮声隆隆处处闻,国门紧闭出不得。

这一等就是3年,苦等中,奥威尔的《缅甸往事》,毛姆的《客厅里的绅士》,丹尼尔.梅森的《调琴师》,艾玛·拉金的《在缅甸寻找奥威尔》为我营造了一个书本中的缅甸,如梦如幻,勾魂摄魄:热带灼热的阳光照耀头顶,金光闪闪的佛塔亮瞎双眼,巨蟒般的伊洛瓦底江蜿蜒游走,藤蔓垂悬瘴气弥漫的丛林铺到天际,皮威戏的欢歌在街头萦绕,古老诡秘的巫术无处不在,姑娘们黑发上的洁白素馨花撩人心动…

2018年12月,我终于成行缅甸,一个真实的缅甸行云流水般地展现在眼前,耐人寻味。毛姆书中常提到缅甸玻璃碎片镶嵌画,旅行结束半年后,我尝试把行程中的所见所闻裁成小块小块的碎片,不按照旅行路线顺序而是按照缅甸时代顺序拼成我脑海里的缅甸镶嵌画。原谅我的阅读和知识量都非常有限,拼出来的画难免粗糙,或歪曲,或片面,但这就是我眼中的缅甸。

  • 碎片组1: 英国殖民时代的遗留 -  a.STRAND 酒店,b.缅式奶茶,c.罂粟籽汤

            a.STRAND 酒店

从1824年开始,英国三打缅甸,逐步蚕食,1885年缅甸彻底成为英国的属地。英国人把缅甸的首都从曼德勒(Mandalay)移到了仰光,在这里修建了大学,各色英式大楼、公园、植物园等,从此,仰光的繁华在当时的东南亚首屈一指。

1922年,我最喜爱的英国作家毛姆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做了一次旅行,写下了《客厅里的绅士》,盘恒仰光时,毛姆下榻Strand hotel。96年后的2018年12月22日,我下飞机直奔Strand hotel,心心念念想穿越到英国殖民时代。Strand 酒店(1901年开业)与新加坡的Raffle 大酒店(1885年)以及马来西亚槟城东方大酒店Eastern & Oriental Hotel(1887年)有相同的DNA,都诞生于Sarkie 兄弟。文物讲究个包浆,我看酒店亦然,没有历史沉淀的酒店哪怕用金马桶,总觉得泛“贼光”。与生俱来的英伦殖民气息,百年间下榻过的风云人物,都为Strand hotel逐层逐层 包上了历史感和神秘感的“浆”,而游客无怨无悔地为这层“浆”买昂贵的单。仰光有很多类似Strand 酒店的英国老建筑,但因为疏于管理,墙壁发黑长满苔藓,生锈的钢梁往下滴着脏水,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无价的财富,如果规划合理,打理得力,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是新的旅游增长引擎。

酒店每层楼都配一个24小时服务的管家,身穿隆基(缅甸男人的筒裙),笑容可掬。每次我出门,管家便恭恭敬敬地出现并取走巨大的老英式钥匙。回来时,管家听到电梯响动会及时现身,开房门,送上新鲜果盘或冰镇果汁后又迅速隐身,既无微不至又确保不干扰客人。

(上图:STRAND 酒店卧室,卫生间,书房兼客厅)

房间从装修到家具到气息都与我住过的英国的老维多利亚酒店相似,典雅,沉稳,精致。当然Strand酒店房间面积更大更阔气,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兼会客厅,一间行李房,一套卫生间。说卫生间是一套而不是一间,是因为大卫生间里又套着两个独立小间。大卫里面并列两个款洗台,可供双人并排梳洗,墙边一个英国老式浴缸用来泡泡浴,而套着的两个独立小间,都各自带房门,一间专门淋浴;一间只放马桶。这套卫生间只怕比好些酒店的正房都宽敞啊。

Strand酒店有一点跟英国酒店最大不同:英国用地毯,而Strand用的是柚木地板,这个酒店号称the peak of teak –在90年代初期装修时不惜血本,单单柚木就用了110吨,从地板,到家具,到门都用的是珍贵柚木,百年水泡都不腐。幸好缅甸盛产柚木,否则光买柚木这一项开支就足以败家破产。满室的名贵柚木,真的亮瞎了我这长期习惯盯宜家三合板物件的双眼。

政治正确都说上流社会虚伪,阴暗,不得好死。在Strand 酒店里,我不知怎地想说:就让我生活在虚伪,阴暗里吧,上流社会最坏的结果是不得好死,但底层最普遍的结果是不得好活,而且也不见得就比上流社会好死。

很快,我就不得不穿梭在了离酒店仅仅几十米的缅甸底层社会。行前为了在Strand 酒店办手续和喝茶的时候,能让前台和管家看出我的指甲是精心做过的,我特地去成都某小区一个小美甲店做指甲。“霍霍霍”,在阴暗的房间里,修甲姑娘不遗余力地用矬刀锉甲边,大概用力过猛,一到仰光,指甲边缘就红肿发痛。我不得走出宾馆,穿过一个当地市场去几百米外的一个便利店买创口贴。走入缅甸的市井生活就像走入了另一个世界:灼热的大地犹如一张通了电的电饼铛,热浪铺面而来,裹挟着一股股夹杂着大蒜,臭鱼,汗臭,灰尘,辣椒,丁香,茴香,姜黄的复杂气味。地上时不时出现一摊摊血红的槟榔痰渍,有的渍远看去是黑色的,还在蠕动,走近了,“嗡嗡”黑苍蝇们一哄而散,四处逃逸。便利店小小空间被塞满货物,风扇懒洋洋地转动,把叶片上和货物上的灰尘匀称抖到湿热的空气中和我新买的创口贴上。等回到豪华的酒店,我的手指上包满了黄糙糙脏兮兮的创口贴,精心炮制的豪门梦被成都的修甲姑娘的锉刀锉碎了一地…

(上图:槟榔摊)

上文提到地上一摊摊的槟榔痰迹,出于好奇心,我随着苍蝇找到了一个槟榔摊子,发现缅式槟榔入口前还有一个颇具仪式感的过程:槟榔哥把绿油油的蒌叶整齐地依次码开,每片抹上白色蛎灰,再把切成小块的槟榔果放在涂了蛎灰的蒌叶上,又从五颜六色的罐子里掏出名目繁多的各种香料均匀放在每片叶子上。最后包好,三个一串用牙签串上装到小塑料袋里,100缅币三个。我买了三个,放在嘴里一嚼,满口肥皂的味道,略带清凉,紧接着就有不可名状的味道冲出来了,赶快吐出,为仰光炙热的大地又增添了一小坨血红…

  • b.缅式奶茶

(上图:仰光LUCKY SEVEN茶馆早餐,缅甸茶馆桌上都配一壶免费中国茶,下图:LUCKY SEVEN 的缅式奶茶)

除了欧式老建筑,茶文化大概是英国统治缅甸期间,留下的最明显的文化印记。英缅都用红茶,不同的是,英国人喝茶加鲜奶,而缅甸人喝茶一般加的是甜炼乳,更甜香顺滑,是my cup of tea,逢店必点,而且每家茶鋪都发展出让客人一喝上癮的独到祕方,譬如加陈皮。缅甸人和闲散的四川人一样爱泡茶馆,在军政府专治統治時代,缅甸的政论作家群体转入地下状态,其实转入了各个奶茶摊位上,边喝边探讨时政,秘密结党等。这个群体,对缅甸的民主进程影响很大,现在,昂山素季上台就跟这个群体有关。

有意思的是,緬甸奶茶铺桌上永遠都摆着一壶中國茶,免费取用。我觉得很合理,比如那群作家天天在茶馆里泡着,讨论天下兴亡,如果一杯接一杯地喝甜炼乳缅式奶茶,只怕还没等到昂山素季重见天日,这群梦想让风云为之改观变色的作家都纷纷得糖尿病死光了!是我们的可以一杯接一杯喝的免费中国茶,让作家们的梦想成了可能!

  • c. 罂粟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