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妈讲解一下中国两次错失进入发达国家机会(上)
文章来源: solo12024-05-29 11:12:54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博文,说中国两次错失进入发达国家机会。一次是郭嵩焘,一次是我。这里试图用大妈都可以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一下。这一篇讲郭嵩焘,下一篇讲我。

国家战略也好,商业战略也好,始于大妈,终于大妈。一个产品要满足用户(大妈)的需求,始于观察大妈,发现其潜在的需求,终于大妈就是最终被大妈所接受而满足其需求。这里的大妈,也可以是大叔大爷,泛指普通民众。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就是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处于当时的世界前列。

亚马逊老板说过,当统计数据与传说不一致的时候,传说通常是对的。统计数据是专家收集整理的数据,传说就是大妈们讲的故事。

我不能给大妈讲解苹果手机的工作原理的技术细节,但这个手机好不好用的最终决定权是在大妈手里。

一个大妈在讲上海以前的故事,她住在英租界,但她最喜欢的是法租界,霞飞路的法国梧桐的树荫,路边的时装小店和咖啡馆,远远就可以闻到的面包店的香味。一个大妈在讲上海现在的故事,我听着就可以了解现状。

其实,早在乾隆年间的1793年,英国就派遣了一个七百多人的大型使团远赴中国,希望开辟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大清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英国使者的跪拜问题,对于贸易没有兴趣,毕竟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是既定国策,而大清官员认为西方国家都是蛮夷。

到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郭嵩焘作为浙江学政的幕僚,知道前线的真实情况。后来在为湘军筹款的过程中,他来到开埠仅十年的上海,考察了洋人的住宅和轮船。在他看来,西方是一种更先进的文明,主要是想来中国做生意。

大约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咸丰帝派郭嵩焘协助僧格林沁,言明他与僧格林沁平级。但僧格林沁是王爷,根本不听他的,上来就打。虽然僧格林沁打赢了,附带也让郭嵩焘立下军功,郭嵩焘选择辞职。英法联军卷土从来,僧格林沁全军覆没,洋人火烧圆明园。

1876年,郭嵩焘出使英国,实地考察了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其书《使西纪程》被禁止发行,其实他已经尽量避免可能有冒犯的言论。郭嵩焘被免职回国。

当时,洋务运动的主张是师夷之技以制夷,而郭嵩焘则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认为技术的背后有制度思想文化,技术是末而不是本。其见解高于同时期的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沈葆桢。

作为比较,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开始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全面西化。如果郭嵩焘的建议被采纳,中国的成就应在日本之上,中国那时就会成为当时的发达国家之一,后面的一些屈辱都不会发生。

郭嵩焘为什么能有如此远见呢?

第一,系统思维方式,或者说战略思维能力。

第二,实地考察。

第三,背景知识。郭嵩焘的祖父是个秀才,但是一个经营田产、盐业、钱庄的富商。家庭的商业环境可能对他有影响,事实上他当过粮道、盐政、税务的官职,为湘军筹集过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