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工,一种自由的契约关系。
文章来源: 风中的苇絮2024-06-19 19:06:50

现在纽约不也是夏天了嘛,话说那天去上班的路上我戴了一顶草帽埋头捧着我的IPAD 正在看最近买的那本《被讨厌的勇气》呢,突然一抬头就瞥见我右手方向站着的那个人竟然是我曾经在那工作过四年的那个跨国集团公司的我的顶头上司 Director K。

我看向她的时候她正在抬头看别处,我就赶紧的把头低下来,继续看我的书。虽然她对我一直还算不错,不想跟她打招呼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离职是被迫的,对她来讲那应该是一次痛苦的不怎么光彩的经历。做为曾经的下属,我觉得避而不见算是对她的一种尊重吧。

虽然六七年没见了,她看起来状态不错,应该说她看起来比六七年前的样子还要好了,红光满面的,气色不错,人也看起来更健康更fit了。

六七年前,本来已经是Director 的她陷入了一场与本来是自己的下属可是晋级成跟她一样的Director 的T 的权利角斗。我们所在的部门被一分为二,她和T各管理一半。因为心理不平衡K就对T采取了一系列企图压制他和报复他的行为,可是T其实是总部空将过来的人,在这场争斗中,K 败下阵来,因为她的一些行为不是那么的光彩吧,最后她被迫离职了。

我有点吃惊的看到她好像已经完全从那次失败的经历中走了出来。看到她现在的样子其实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她其实已经不年轻了,应该是在她的middle sixties。从一个跨国集团Director 的位置被迫离职,这其中应该经历了一番痛苦挣扎调整和适应吧。

可是怎么说呢,在美国工作,打工的人和雇主其实就是一种雇佣关系,而且美国的法律为了保证人力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打工的人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最松散最自由最灵活的一种契约关系。

我们做为打工人,在这个社会里沉浮,要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关系的本质。这种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做为打工人提供雇主需要的服务,雇主因为我们的服务付给我们报酬。

如果这种雇佣关系因为任何原因不能继续,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调整自己的状态心态寻找下一个我们可以提供服务的地方。

K 做为一个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的老美,她应该早就看透了这所谓的本质了吧。在原先那家公司跟人家争权失败,她需要做的无非是反省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调适自己的状态,继续找下一个工作而已。所有其他的,其实可以不用想的太多。哈哈。

在找工作的问题上我consider myself  一直是一个超级幸运的人,从来都没有费过力气,常常是别人看到我就要给我工作,所谓的面试就是一个形式过场而已。

想到写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原因。

我的一个前同事,就是上次跟我一起出去吃饭的刚刚从中国回来的同事。后来我介绍她到了我工作的地方。在到这里工作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样子她拿到了另外一个offer, 一个比我们更牛气的大公司,同样的工作性质可是比我们这里的薪水要高很多,福利也很好。她当时很犹豫要不要接受那个offer, 因为我介绍她进来的,才工作了一个星期就要走,她觉得这个会让我难堪。我当时要她不要考虑太多。不用考虑我的因素,她自己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后来她当然就去了那个更好的地方。

前两天她打电话过来跟我聊了聊她在那里工作的感受,觉得一切都很好,并且鼓吹我也可以考虑如果机会合适也换到她们那里去,哈哈。

我好像被她说的有点心动了。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其实是我第二次回到这里来工作,我曾经因为要多挣一点而去了一个别的公司,后来不堪那家公司第三世界的管理方式,于是跟这里联系要求回来工作,她们同意了,于是我就回来了。

那么现在我要再一次离开这里,我也有点觉得会对不起愿意接受我回来的这些人,可是她们是否会真的在意我是去是留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