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该结伴去旅行 (上)
文章来源: 乃迁2023-02-17 20:47:00

                                      早该结伴去旅行  (上)

 (以下两首题为“旅行”,与她唱和的十四行体诗,写于一九九五年的北京方庄。那时我们已结缡十载,结伴游学欧美八年后带着三岁半的儿子海归,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Günther 与 Marianna 是大学本科时外教给起的洋名。二零二一年春于美东)

                旅行

一   (Günther)

我想再次和你去旅行 / 到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 / 到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 / 把熟悉的环境暂时遗忘 /把熟悉的环境暂时遗忘 / 坦然地敞开彼此的心 / 脱掉平时必须的面具 / 就像是面临冬天 / 让叶子在秋风中飘散 / 利利落落的两棵树                                                                                                                                        不必是蓝得诱人的火山湖泊 / 不必是夕阳下耀眼的大海 / 也不管会有风吹,会有雨淋 / 旅行岂止是欣赏风景  / 它是荡涤我们心上尘埃 / 来自远古的一首灵妙的歌

 

                                                                                                                                         二(Marianna)                              

 

我们旅行过许多的地方 / 路途上遗失了无数的脚印 /日子久了,连心也长出了老茧 冷漠像风湿病锁住了双腿 / 再难迈开昔日欢快的步伐 / 出游的梦,凝固成彩色照片 /夹在影集里,像过期的银行存折,/ 只供无聊时翻捡

我们走过的城市和山川 / 失去了生命,充满夸张与虚幻 / 我们游历过的地方很多 我们把握住的景物很少 / 假使有机会再一次启程 何不走向你我尘封的内心  

                                                                                                                                         

                                                            1

(八岁时与父亲在山西阳泉教育干部学校)

记忆中四十年前的她小巧玲珑,身高大约只有一米五八,圆脸,脸色白里透红,眼睛黑亮,短头发浓密乌黑,梳两条小辫儿,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对谁都和和气气,仪态端庄,服装整洁,常穿着蓝底白花或者豹子纹的上衣,把自己收拾得妥妥当当,与我的邋遢散漫落拓不羁正好相反。与我的家庭背景相仿, 她父母都是教师,但常不在家,小时她跟着不识字的 姥姥在山西曲沃县城关外的农家大院长大。她只上过七年学,正式参加工作之前做过书店店员,十五岁虚 报了岁数去省电建公司学大钳工,出师后被调去管理广播站,兼任写文案的团委副书记。

(十八岁在山西雁北神头电厂建筑工地当大钳工学徒,前排左一)                                                                                                                                                                       

七七年底她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第一志愿填的是厦门大学中文系,因为受够了雁北荒漠的苦寒,向往温郁的南国,听说南方大学伙食好,有肉吃,三个志愿都报向南方。那年按教育部的计划, 上海这所名校在山西招收三名外文系德语专业学生,招生老师把她这个省里的文科尖子考生半道上给截过来了。已经工作过七年的她带薪上大学,为我们十八人的小班收入最高者,有四十八块五,比另一位最年长的男同学工资还高,因为以前工作单位的流动性质她有额外的津贴。

她没有学过外语,刚开学时与其他五位“白丁”一起分 入补课小组,老师每天给他们补半小时课,复习当天的教学内容。她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能够随遇而安,因为年龄在女生中排位第二,稍高于中线,也因为入学前的经历,她被任命为团支部委员,扮演班级小姐姐角色,关心照顾女孩子们。

(二十二岁考上大学后与家人在窑洞风格的北方大院)

                                          2

她悟性好学得很快,一个半月以后即不再需要参加补习小组,大半年后被任命为班里的学习委员,负责记考勤,协助老师收发作业。我年轻时记性好反应快,学习能力得到钱、彭两位主要任课老师的青睐和赏识,自视甚高,常常目中无人牛皮哄哄,并没怎么把她放在眼里。

二年级上学期,我初步具备了阅读德语文学原作的能力,终于可以甩开语言教材。有个周末在班级专用小教室读到亨利希.曼的一个关于旅行的短篇小说,开篇描述旅客从候车室到站台熙熙攘攘的场景时,有个非常典型 的德语文法段落:一连串链接的各类从句沛然延伸却环环相扣,把我绕糊涂了。正好见她也在那里用功,便顺便问问她,并没有期待会有答案。哪知她只是扫了十来秒钟,很快理顺头绪给我解释清楚,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从此对她刮目相看,开始敬她三分。

(与闺蜜在校园的“南京路”看各系的黑板报)

随后的那么两个月,晚上教学楼熄灯前,班级同学配对练习口语半小时。我与她在学校的主干道“南京路”灯影下练过几次德语基本句型。那时学校规 定不许谈恋爱,绝大多数学生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同学多是兄弟姐妹般关系。记得大二班里组织春游,先划船,再爬山,大家到山顶后我发现少了一个她,赶紧折回半山腰,替她背包把她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