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得一寸进一寸一尺一丈
文章来源: 蓬荜生辉的友人2022-11-01 03:22:22


管它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是持续的精进,持续地打开自己的正向通道,这好比是闯关,闯一关便有一关的收获,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我们在上一讲也讲过有道之人不耗神,不耗气不耗力,可是我们仔细一想,做什么事情,哪里有不耗气不耗力的呢,就包括我们悟道学习,做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也要耗气力的,也是要耗神的,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庄子说的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圣人无名,那是无端崖之辞,谬悠之说,荒唐之言,其实在保持正向精进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那种源源不断的能量的补充,能量的补益,能够获取滋养我们生命的资粮。

 

在悟道精进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耗气,也会耗神,然而一旦顿悟,我们的精气神会马上得到提升,你会忘记疲惫,甚至可以做到废寝忘食,庖丁解牛的时候也是手脚并用,而且在刚开始解牛的前三年,无非全牛也,也就说明他在悟道精进的过程中,也是耗气的,也是耗神的,但是三年以后可以做到目无全牛,当他解完牛以后,提到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虽然耗费了气力,然而他在完成手头工作以后,毫无疲惫感,反而达到了内心的那种圆融,圆满自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从精神的食粮中获取的,无法从外在的资源中获得。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一旦顿悟,打开了向正一,全真的通道,那么你耗了一分的气力,耗了一分的神,可以得到十倍百倍的补偿。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向正一全真的方向去精进,进一寸便能够得一尺,便能够得一丈,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了。如果我们不是以提升自己作为前提,而去讨好他人,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会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烦恼,不断地抱怨他人,记恨他人,这是绵绵无绝期的。


事情本身之外的东西消耗你的,远比事情本身消耗你的要大得多,要大很多倍。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我所做得一切的事情,绝不是为了急功近利,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评价的,我只是为了提升我自己。为恶无近刑,我做的事情只要符合当下的伦理道德,符合当下的法典条文,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庄子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如何去伪存真。所谓的善和恶绝不是去迎合他人的,而是取决于自己的正向精进,保持正向精进,专注提升自己,外在的事是非非自然也就没有了,也不会有任何的纠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谓身边小人多,坏人多,那还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向的通道,没有向正一全真的方向去精进“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不去关注外在的人和事,那就是无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个“朴”就是“一”就是向事物的本源靠近,向我们的本心,向我们的真身靠近。朴素的“素”就是“惟精惟一”。素也者,无所与杂也;纯也者,不亏其神也。剔除我们的杂念,惟精惟一,正向精进,这就是素。总体上事大大提升我们能量的,这是“不亏其神”,这叫做“纯”。


我们的杂念从何而来,无非是外在的事物的干扰,外在的事物是如何干扰到我们的,如何引起我们杂念的,一息就是一念,当我们去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遇到了让自己感觉到紧张的事情的时候,首先是我们的呼吸有反应,,我们的气息有反应,呼吸会变得越来越不顺畅,所以一息就是一念,呼吸不能够周流不殆,而断断续续的时候,就说明你的杂念在纷飞,庄子教我们:欲静先平气,欲神先顺心。


每每遇到事情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先去听气,先去平息我们的气息,能够让自己的呼吸慢慢地舒缓下来,能够匀畅,那么美好的事情一定会跟进,恬淡虚无真气,真气从之。慢慢地进入那种忘我之境,便可以获得真气。真气才是供养我们生命的资粮。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2022年11月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