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解惑:如何听懂天地的号令
文章来源: 蓬荜生辉的友人2022-08-25 03:36:51


老是琢磨过去的事情,很容易让一个人陷入抑郁的状态。老是琢磨将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很容易让一个人处于那种焦虑的状态。“以无有为有,神禹尚不能知,而况其凡乎”。你老是琢磨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那是杞人忧天。连神性十足的大禹都不能够回归到内心的觉知。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呢?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焦虑未来就被未来所左右,琢磨过去一定就会钻牛角尖,在那个牛角尖里被困的死死的,动弹不得,因此庄子说“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过去的事情不值得去念念不忘,为过往的一些事情感觉到尴尬和烦恼,其实世间的悲情并不相通,你认为是过不去的坎,,你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别人的心里早就不记得这件事情了,只有你自己,还在念叨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我们都太看重自己了,你越是看重自己,越是不得自在。当而不自得,既然不计过往,不念未来,那么我们只有活在当下,然而活在当下要“当而不自得”!庄子这句话非常重要,那么当下应该选择一种什么状态,我所做得一切,我所说的一切,都要和我当下的心境应景,是来游心的,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让我心平气和的,这一点很重要。

庄子《山木》篇最后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庄子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被眼前的东西迷住了,不知道自己还是在别人的监视范围之内,被看守栗林的人当贼抓,在后面追着骂。庄子回来面壁思过,三个月没有出门。他就是在思考什么叫作“活在当下”?,如果你执迷于外物,好像也忘我了,好像也沉浸其中,甚至感觉是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往前走,但是,这一环又一环地陷入了这种迷渊之中,就像我们难过的时候,,有的人通过玩游戏,有的人去找牌友等等去消遣自己,消磨时光,当时感觉到好像心情非常好,已经忘掉了烦恼,然而游戏结束以后呢,只会让你陷入更大的痛苦和纠结之中,因为你的脑子乱了,你的心也乱了,所以要当而不自得。

这个所谓的“当而不自得”,我们做手头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应该带来情绪上的起伏,这才是“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你玩游戏去找牌友,看一场激烈的对抗赛,都是让你大喜大悲的,真正的游心是一个“无情者”。当然庄子特别指出“吾所谓无情者,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我所做的一切只求顺其自然,不让自己的心累,不让自己的头脑累,不会给我带来大喜大悲的情绪,不会伤害我的身心,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真正的快乐是没有情绪的那种快乐,是那种恬淡之乐,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而天下是以气相通的。,这个气是真气,你能够没有情绪的时候,你就是通达天地的,你就能够听懂天地的号令。否则的话你就是沉迷,就会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看别人看得都很清楚,而自我深陷麻烦之中却不自知,我们调和自己的心不是迷下去,我们调和自己的心就是“调而闲乎”。闲,就是无事,无事才是本事。你所做的手头的一切,让自己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没有情绪,那就对了,就能够听懂天地的号令,所以说我们哪怕去散步,看看一些所谓无用的书,做一些暂时看起来好像无用的事,只是它能够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而已,这就是无用为用。

庄子在《逍遥游》篇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什么叫作无功?不求对外物有用就叫无功,它只是让我心情平静下来。圣人无名,指身外之物,指的是面子名利地位权力等等。得道的圣人,绝不会把心思用在身外之物上,因为“我”就是那个本原,立之本原,知通于神,何必要去考虑那些枝枝叶叶,那些枝枝叶叶怎么去成长,怎么去发展,根本不需要我们去琢磨,根本不值得我们去耗费心思,何肯以物为事?至人无己,什么叫作“己”,“己”就是身心在一起叫作“己”,身心俱灭就是无己,能够无功才能做到无名,能够做到无功无名才能做到无几。

无功无我,无几剩下的就是“诚”。心诚则灵,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樱,不念过往,不困将来,当而不自得。当下也不着迷,就可以听懂天地的号令,听懂了天地号令的人“勿樱”,没有人能敢惹你,没有人能够惹得起你。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2022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