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错读了几十年的汉字
文章来源: 兹德2021-09-16 11:21:02

刚上大学那会儿,北京有两样好吃的东西。一个当然是北京烤鸭啦。另一个则是北京果脯--就是用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半干半湿的食品。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琢磨着回家过年必须要带点北京特产。烤鸭太贵,又不方便携带,果脯就成了首选。于是一放假就到百货大楼选购各种果脯,乘着火车高高兴兴带回家。大年三十晚,把果脯及其他糖果点心摆在茶几上,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甚是喜庆。那时兴互相串门拜年,从初一到初五,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敲门声不断。客人进屋后,端上一杯热茶,再递上几枚北京果脯,有时父母还自豪地说:尝尝,这是孩子从北京带来的。客人吃着开心,父母有面子,北京果脯恁添了几分过年气氛。

这样的经典镜头持续了四、五年。后来,随着老百姓生活的逐步提高,加上自己进入了研究生阶段,北京果脯逐渐失宠,不再是回家过年必带的礼品啦。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我自己都不怎么吃北京果脯了。

最近不知发什么神经,把一本袖珍《新华字典》翻了个遍。翻到带“脯”字的那一页,本没打算细看---这么一个简单的字,吃了几十年的北京果脯,不就是念 pú 嘛。仔细一看,噢,原来脯是个多音字。而且,果脯里的脯,不念 pú,而是念 fǔ。

惊愕!鄙人虽然不才,但自诩好学。平时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必须查一下弄懂了心里才踏实—--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可能略微有点强迫症吧。吃了这么多年的果脯、到商店买果脯、平时谈果脯、聊果脯,我向来都是念 guǒ pú,而且也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念 guǒ fǔ。

震惊之余,颇为自得地向领导汇报新发现,并顺便考考她。领导听后笑得前仰后翻,很少见她这么开心过。人家北京人就是厉害,早就知道果脯的正确读音。

无独有偶。几天后邀请朋友来家做客,分享菜园子里的蔬菜。饭后,又请客人品尝从刚才桃树上摘下来的鲜桃。闲聊中,一位朋友提到果脯。呵呵,你猜怎么着,我听到的发音也是 guǒ pú。我趁机把上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也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诚然,把果脯读错,即使偶尔成为笑料,也无伤大雅。但往深处想一想,或许从此事中悟出点哲理:但凡人都有盲点,平时一些自以为是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对的,很可能是错误的---这个要时常反思哦。

附:经常读错的125个字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19/c_127598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