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闰土:《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
文章来源: 追忆212021-08-20 15:32:29

美军从阿富汗撤离,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媒体都被有关报道霸屏。就算蹭热度吧,我搜肠刮肚谈一些对阿富汗的点滴印象。

    记得小时候看见中国报纸上的 “阿富汗人民”,就开始联想和想象:一个名字里有 “富” 字的国家,肯定遍地是黄金。现在想想,大概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天真地按字面意思理解吧;再说了,阿富汗人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名字被中国人音译为“富”!lol!

    很多年后,我对阿富汗的认知仍停留在中学地理课本水平。

直到来了美国,直到 911。记得有一次在路上,看见前面一辆车的保险杠贴纸( bumper sticker)上赫然写着:“If you don’t like this land, go back to your sand!”  真是触目惊心!不过也难怪,911 以后的美国,反恐主义高涨连带着排外情绪抬头。

    真正打动我的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 胡赛尼 (Khaled Hosseini )的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记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住在旧金山,常常带孩子去金门大桥公园的游乐场玩,还在湖上 (Spreckels Lake) 踩过脚踏船;读到作者在书中说他喜欢绕着公园的 Spreckels Lake 散步,觉得又拉近了距离。lol!

故事主线并不复杂。主人公阿米尔 Amir 出身富裕,和家仆的孩子哈桑 Hassan一起玩耍长大,是 “亲如兄弟” (此处用为双关语)的好朋友;直到后来一系列的悲剧完全改写了他们的命运。

小说前半部分,细细记录了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友谊,对日常饮食,游戏和四季变迁的描写无不生动。但是,从哈桑遭到暴力攻击开始,小说的语气和色调陡然直转而下。在哈桑受袭时,阿米尔没有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有所行动甚至发声,事后他为自己的懦弱和背叛感到羞耻,由此引出了后来的罪恶感和救赎主题 -- 小说后半部分围绕阿米尔二十年后的赎罪经历展开。

作者胡赛尼认为小说的主旨是父子之间的故事,强调了家庭层面的因素。诚然,故事中的两对父子情谊的细节描写都很感人:Amir 父子和 Hassan 父子。但是我同时看到的还有无处不在的阶级差别和贫富悬殊,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对人的操纵和影响。比如说,Amir 父亲在书中以正面形象出现,但他对 Hassan 父亲和母亲的态度和做法无不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的,时代的烙印。

有书评介绍说,“故事的背景设定涵盖了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阿富汗君主制被推翻,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难民逃亡巴基斯坦和美国,以及塔利班政权的崛起等重要事件。” 但是说实话,故事情节是如此的惊心动魄,我看书的时候几乎没有留意到政治背景的插入和变动;又或者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无论统治者如走马灯般轮流换,惟有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不得改变?!

再回到标题,《追风筝的人》跟鲁迅的《少年闰土》有可比性吗?有。我觉得哈桑好像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