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不理解又理解的人
文章来源: 歲月沈香2023-12-22 05:24:03

王府剑客猜文活动投稿文(修改版)

 

我认识他有很多年了,他是一个有钱的普通台湾人,他喜欢挣钱、喜欢省钱、又喜欢送钱,在我周围认识的人当中,他对金钱的态度让我既不理解又理解。

 

挣钱

他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老幺,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他一出生就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从此,养成了想干啥就干啥的性格,他是家中最自由散漫的人。

 

到了读书的年龄,他进入了小学,但他总是班里最坐不住的那个学生,天生就不爱读书,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只要窗外有什么动静,什么声音,他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窗外。他不是什么多动症,也不是什么智商有问题的孩子,恰恰相反,他是家里几个孩子中最聪明最活跃的一个,虽然年龄最小,但出鬼点子最多。

 

从几岁开始,他对钱就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就开始琢磨要如何“挣”到钱。妈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每次参加教会活动喜欢带着他(家里其他的孩子叫不动,不愿意去,可是他很乖巧,愿意跟着妈妈去)。妈妈去参加教会活动会带一些吃的,糖果、点心、水果等等,他每次都会从妈妈的教会贡品中拿出一两个,说自己想吃,妈妈宠爱他,还让他多拿一点。其实,他拿了这些吃的不是给自己吃,而是跟其他小朋友换钱,然后把钱攒起来。

 

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他又开始把自己“挣来的钱”去批发市场买学习用品,之后,拿到学校偷偷卖给同学,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很快他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进入初中,他挣钱的方式越来越多了,除了从妈妈那里挣钱和向同学卖东西之外,他开始晚上到小巷子里摆小地摊,一块一块钱的挣,钱越挣越多。

 

初中毕业后,他向家人宣布,不想读高中了,希望找份工作挣钱。当时父母坚决不同意,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平民的生活还过得去,不需要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从来也没有指望过他去挣钱支援家里的开销,父母希望他再怎么着也得读完高中,以后上不上大学就不管了。

 

从小被宠爱,他才不把父母的想法放在眼里,到了报名考高中的时候,他放弃了。最后,父母没有办法,只好依了他。一个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人,在社会上打工只能做一些杂工,或者苦力工,挣的钱也不多。混了几年之后,他没有挣到自己期望挣到的大钱。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想其他的办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出国潮高涨,有出国定居的,有出国留学的,也有出国当劳工的,于是,他向父母表示,他要想办法出国打工。

 

他的父亲有位好友当时在美国亚特兰大做工程师,父亲请求朋友帮忙,最后,也不知道他是怎样拿到了美国签证,十九岁的他居然真的去了美国投奔那位叔叔。他在亚特兰大待了两三年之后,又一个人去了纽约,他在纽约的一家餐馆学做厨师。由于他妈妈很会做菜,厨艺很棒,他从小喜欢跟着妈妈在厨房里转,一边帮妈妈干杂活,一边吃东西,耳濡目染,他学到了一些做菜的要领,餐馆老板一眼看中了他的潜力,让他留下来做大厨助理。

 

他个子高大,长得也帅,身强体壮,其形象跟博友可可小说中的谷雨很相似。很快,他在纽约这家有档次的中餐馆当上了大厨,当他做的菜被新客人称赞时,老板就让他走出来向客人当面致谢,他的帅气让新客人,尤其是女性客人惊叹不已,自然这些客人都成为餐馆的常客。

 

几年后,餐馆大老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老板的祖籍是江浙人,女儿长得清秀,女儿对这位帅气又有能力的厨师也很钟情,于是,他跟老板女儿顺理成章地结婚成家。老板成为了老丈人,老丈人知道他很聪明,决定将来把餐馆业传给他,老丈人手把手的教他如何管理餐馆。

 

从小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显然他是不愿意永远在老丈人的眼皮底下过日子,不久后,他决定带着妻儿去西雅图发展,看着他真心对女儿好的份上,老丈人依了他,给了他一些启动资金。

 

他在西雅图的富人区开了一家高档中餐馆,生意红红火火,自然财源滚滚。但是,他一直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一直想挣更多的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对外开放,各行各业开始起步。他看准了时机,关了西雅图的餐馆,拿着钱去中国大陆发展。他在广州跟几个台湾朋友合伙(其中还有齐秦入股),开了一家大型歌舞厅,那个时候,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实验田”,国家给予了很多的开放政策,让经济尽快活跃起来。大型歌舞厅是中国主要的娱乐场所,他出大钱,邀请了港台的DJ,把歌舞厅打造成了当时中国第一家最现代化的歌舞厅。

 

他的歌舞厅在广州一炮而红,场场爆满,歌舞厅不仅仅是唱歌跳舞,更多的是酒水的消费。几年之后,他挣得盆满钵满,他的目光开始盯向上海,后来,他把广州的歌舞厅卖掉,在上海开了一家规模更大更现代化的歌舞厅,生意依然红红火火。

 

人们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此话放在他的身上还真是那么回事,你想想,歌舞厅是什么场所,是“醉生梦死”的地方,在红灯绿酒之中,他犯了男人最容易犯的错,外面有了年轻貌美的女人。妻子不能忍受,一气之下带着儿子回美国西雅图,跟他离婚了。他是一个有心有肺的人,离婚时给了妻子大半个家业,让妻子一辈子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九十年代末,他又把上海的歌舞厅卖了,去北京开了中国最大最豪华的歌舞厅,当年风靡全京城,为此,他有被誉为“中国歌舞厅教父”。在中国娱乐业发展,如果没有黑白两道罩着,那是寸步难行,他非常聪明,通过关系,给中国一个元老的孙女一些干股份,等于每年白送钱给她,他的歌舞厅稳坐中国第一。

 

北京的歌舞厅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直到某一年,那位元老病逝了,后台没了,他最后不得不卖掉歌舞厅,永远离开了中国歌舞厅的舞台,卸甲归田,从此过上了随心所欲的悠闲生活,当然,他想挣钱的心没有消停过,炒外币、炒股票、炒黄金、炒期货,样样他都干过,钱越折腾越多。

 

省钱

在他儿时的那个年代,就算在台湾,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加上他家孩子又多,所以,他家的生活水平只能算是中等。在父母平时省吃俭用的影响之下,他也养成了不乱花钱和尽量省钱的好习惯,他总是把挣来的钱都存起来,喜欢看到数字的增加。没钱的时候是如此,有了一些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有了大钱的时候还是如此。

 

他有一句座右铭:“省钱就等于赚钱,省得越多就等于赚得越多。” 所以,他总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省就省。

 

他有上数亿元人民币的身价,但过着却是普通人的日子。自从离婚后,他前前后后不知交往了多少女人,大多数都是年轻女性,他还一度包养了一名女大学生好几年。女孩子们爱上的是他的钱,如果她们得不到想要的那么多钱,她们就挥手说拜拜。他喜欢女人,可是,他不愿意为女人花太多的钱,更不愿意跟女人结婚,不结婚分手的时候也不会分他的财产。结果,最终他接触的年轻女人们都离他而去,现在他成为了独居的中年大叔。

 

他居住的房子很大,装潢也还可以,但买的家具很一般,为了省钱,买家具的时候他到处比较价格,最后买的家具跟他的房子装潢完全不搭调。

 

现在居住大城市的人都不会自己打扫房间,一般是请钟点工定期打扫卫生,尤其是窗户玻璃,自己清洁很麻烦。可他从来舍不得花钱请人打扫卫生,都是自己打扫,你想想,有多少男人喜欢打理房间的卫生?他每几个月才自己打扫房间卫生一次,一两年才擦窗户玻璃一次,而且都是马马虎虎了事。所以,他的家一看就是单身汉的窝。

 

为了省钱,他搭乘飞机,尤其长途飞机,能转机就转机,很少搭乘直飞的飞机。坐经济舱是他的首选,只坐过一次头等舱,那是里程升等,不是他花钱买来坐的。

 

别以为他没有文凭就不知道古今中外的人和事,他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参加教会活动,还真知道一些人世间做人的道理。他经常说,比起苏东坡的省吃俭用,他还差得远呐。

 

他说,苏东坡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苏东坡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他虽然没有像苏东坡那样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但平常的开销也是能省就省,吃、穿、用的东西总喜欢挑有打折的才买,家用电器都买节能的商品。他很少穿大名牌,走在大街上,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年男人。

 

送钱

他是一个非常节省的人,但他不是一个抠门的吝啬鬼。他心地善良,如果他走在路上,看见有乞丐要钱,他会掏出腰包给点钱。

 

他富有同情心,以前他的歌舞厅里有一位员工突然发现得了血癌,需要钱治病,作为老板,他拿出十万元送给这位员工治病,在那个时候,十万元人民币算是很多的。他还保留这位员工的职位,只要员工能够上班,他给他安排轻松的工作,让员工有薪水拿。

 

他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们总是发丰厚的奖金加以鼓励,所以,他的员工都很死心塌地地为他工作。员工犯了错,造成了经济损失,他虽然会象征性的处罚员工,但也给员工悔过自新的机会。

 

他的父母离世后,留下的遗产他一分不要,把他的那份分给其他的哥哥姐姐。平时,他家里的亲人谁有困难需要帮助,他都慷慨解囊。

 

他也是一个很懂得礼数的人,从不占别人的便宜,相反,待人很真诚大方,朋友们相约一起吃饭,总是他买单,他去拜访谁,从不会空手而去。

 

他不主动去找慈善机构,但是,如果有慈善机构找到他,需要他资助,他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拿他自己的话说:“我把钱送给别人,不心痛,自己花多了会心痛。”

 

如果有人问,难道他就没有花钱的时候?说实在话,我还真没看到过他为自己大手大脚的花钱。年轻时他有抽烟喝酒,自从心脏出现了问题,按了支架之后,他平常的生活很简单,不喝酒、不抽烟、不去旅行(他常说,一个人有什么好旅行的?)。他花得最多的钱就是买吃的,因为他做过厨师,喜欢吃,也会吃,更会做吃的,自己做菜买的食材都是最好的,有时候他做好菜,请我和我先生去他家享用,他做出来的菜,味道和摆盘就跟高档餐馆一样。

 

他最大的花钱,就是花在儿子身上,那才是大把大把钱的花出去,儿子在西雅图结婚买房,开办公司都是用他的钱,十足的“讨债鬼”。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愿意为他花钱,中国人的父母不都是这样吗?愿意为孩子付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人千面。有的人爱钱如命;有的人视金钱如粪土;有的人可以把毕生的积蓄全部捐出去;有的人则可以为小钱而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

 

有人说,一个人的真实人品,藏在他对“钱”的态度里,正如莎士比亚所言:“钱是一根伟大的魔杖,随随便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模样。” 这个故事中的他,喜欢钱,靠自己的努力挣钱,他勤俭持家,不挥金如土,他不吝啬钱财,愿意用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算是一个有钱有品的人,但不是一个讨爱钱的女人所喜欢的人:)

 

我最不理解他的是,为什么在金钱上要这样苛刻的对待自己?人生苦短,为什么不多为自己花花钱,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坦一些?

 

然而,我也最理解他,也最佩服他的是,他虽然对自己苛刻,省吃俭用,却对别人很大方,他宁愿自己少花钱,也愿意拿出钱去帮助别人。对他来说,省钱是一种生活习惯,几十年如一日,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他觉得省吃俭用才能给他带来快乐,过这样的生活才使他舒坦。

 

人啊,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任素汐是目前中国比较红的女演员和歌手,由她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岁岁》非常好听,是目前国内很火的歌,这首歌是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的主题曲。我今天翻唱了,希望你能喜欢。

 

 

 

 

 

 

12/22 写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