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与歧视(八)美国队奥数教练的“创新”
文章来源: 深度思考2022-04-12 16:15:44

【本文写于去年。今天整理文件忽然发现忘记发表了。呵呵,拿出这篇旧文来讨论一下!】

前不久一位愤怒的(可能是华人)家长,给美国中学数学奥林匹克委会写信,揭发美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教练使用F1签证持有者代表美国队,挤占了美国公民代表美国的名额。这些F1签证都是中国培养的高中生,跑来代表美国参赛。该教练用他们去“卷”无辜的美国学生,然后去国际上“为美国争光”。

这件事情为啥是爆炸性的新闻呢?该教练最引以自豪的,念兹在兹的,就是我们美国的“创新式”教育了。有个我们都能理解的秘密就是,他虽然贵为美国奥数总教练,其实是没有什么油水的。为国争光靠几个尖子,赚钱要靠大量的分母。美国搞比赛的人少,特别是基层的分母是很小的。他作为美国教练带领美国队,击败中国队拿了世界团体冠军,在美国其实没有多少钱可以赚的。相反的,主要可能赚钱的地盘其实在中国。他高调的在中国宣传:“我们美国队之所以能拿世界第一,就是因为我们强调创新,强调快乐学习。”他的宣传有意跟中国人的“题海战术”互别苗头,从而吸引中国相信“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交钱买他的教程。

为啥我要说“不明真相的群众”呢?参加过高级别的奥赛的学生和老师都知道,数学奥赛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国际奥林匹克大赛的时候,9小时做6道题,大约3题甚至4题都是以前的题的各种变体的排列组合。把题海都喝到肚子里去的选手,自然比做题少的人强很多。另外,这些题没有一个不烧脑的,很多都是前沿研究里面下来的东西,不是聪明绝顶的,真心热爱数学的孩子,是没有能力做这么多题的。(就像没有酒量的人,给他很多时间去“填鸭”,也是不可能喝很多的。)这一点,不分中美,不分欧裔华裔阿拉伯裔,是“普世价值”。客观上来说,数学研究也要大量做题打基础。陈省身就说过:“好的数学家比差一点的数学家的区别,是他们知道更多的细节。”当然,中国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还是美国的“快乐创新,leadership”好,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这里只是想强调,如果目标是国际奥数得金牌,那么题海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的一般的爱好数学的孩子,做题数量远远不如中国一般孩子的。但是那少数几个代表美国去参加国际比赛的,一定也得做很多题。没有捷径可以走。美国当然有的是快乐教学,但是该教练的美国队跟他们不沾边。

但是如果该教练跟中国粉丝们说实话,就没有钱可以赚了。于是他吹嘘这个根本不靠谱的“快乐创新”来搞营销。他在中国到底有没有赚到钱,我不知道。但是他这种营销策略,是靠对中国传统的歧视,是很不道德的。现在好了,美国家长揭发,您的“美国队”,其实还是要靠“题海填鸭”的F1来冒充美国公民啊!原来真正的“创新”其实是绕过规则以假乱真啊!相信“快乐教学”的中国家长情何以堪啊。有人会问,那美国队应该还有真的美国公民吧?为什么就击败了“纯题海”的中国队呢?这件事情该教练心里门清啊:因为中国政府要给学生减负,一刀切宣布奥赛获奖不再保送大学了,各级教练树倒猢狲散,才让美国捡了两年便宜。如果中国人什么时候又想开了,又回来组织人马集中搞,美国队根本不是对手。(能跟中国人对决的,可能还只有俄罗斯,东欧的那些也刻苦做题,并且真心热爱数学的高中生。但是这些国家由于不是那么重视比赛成绩,如俄罗斯就会把参赛名额平均分配在10,11,12三个年级里面,所以一般来说也比不过中国队。)

我非常看不惯该教练的地方,就在于他明知数学学习的艰苦性和小众特点,明知华人数学好(不管是美国华人还是中国的)多数是因为刻苦专研,但是为了推销,硬要搞出个“我们美国如何如何”的歧视性说法,把华人的优良传统予以贬低。不要忘记了该教练自己也是华人,还是数学教授,却靠歧视性的宣传来赚钱,真是太掉价了。

回到该系列的标题,标签与歧视:这里我想表达的,就是一些成功人士,为了自己的目的,喜欢给别人贴标签。这里该教练就给中国和美国奥数选手贴上不同的标签来故弄玄虚,显得自己牛逼。我们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传统,相信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