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旦姜博士割喉数学院书记想到的
文章来源: 深度思考2021-06-07 20:47:40

今天看新闻,惊闻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姜博士手刃数学院党委书记,十分震惊。网上传是在复旦工作6年没有拿到长期教职,在书记宣布的时候直接割喉。看了他一分钟的和警察的对话,感觉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学者;他一直都冷静清晰的回答问话,直到说自己遭受不公待遇时一度哽咽。网上查了一下,此人39岁,统计专业。他跟我年龄相仿,专业相近;兔死狐悲,不禁心有戚戚焉。

姜博士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2004年赴美留学,2009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发过一篇Annals of Statistics,统计学的顶刊。这可是很多学者梦寐以求的dream journal。有这样的文章,在美国找教职应该问题不大吧?不过可能跟金融危机撞车,于是他又在NIH和Johns Hopkins 做了短期的博士后,然后回中国苏州大学做副教授。奇怪的是他的位置好像不是体制内有编制的,只有三年合同,三年合同到期,苏州大学让他走人。可能这时候他的那篇Annals还在保鲜期,复旦大学给了他tenure track 的“青年研究员”。这个青年研究员的称号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网上说是副高职称,正高待遇。正高待遇是个有意思的说法:到底多少钱呢?年薪人民币10万。我的个天哪,现在国内博士后都至少20万啊。(我知道的深圳的50万的都有。)复旦大学仗着自己牌子好,不怕青椒不来,给教员临时工的位置,工资压低到10万!然后6年过去了,解聘!10万也没了。

这6年他做的怎么样呢?我毕竟也是搞过几年统计的,对统计的期刊还是有些了解的。他去复旦以后发的期刊,如Bernoulli,还是有不错的影响力的。其他的几个期刊不能说多牛,但是也是大家认可的口碑不错的地方。这几年他文章不算特别多,但是一篇是一篇,没有在垃圾期刊灌水。整体上,如果只看publication record,在美国前100名的学校拿tenure应该是够了的。那么在复旦大学,居然拿不到?祖国崛起的如此之快?!总感觉不对劲。

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不敢妄言评论复旦大学的tenure标准。但是2009年的时候,他的Annals文章,价值肯定得有一个编制内的教职啊。我的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比他发的晚,当年都有国内一流学校邀请我去做正教授(同时支持我申请各种帽子教授)。Annals的分量,应该比我的文章高些吧。结果去了二流的苏州大学,还是个没编制的。总觉得是被哪个领导忽悠了,对方用白菜的价格买了个金娃娃。要知道,即使是北大清华的统计专业,很多教授(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都是没有发过Annals的啊。

回到国内一流大学评tenure的标准:好像他们就没有客观标准。招来一堆教职人员,让他们竞争:你有10篇文章,别人有20篇,你就完了。这太残酷了!在美国,哈佛麻省这样的牛校,有时候这么干,但是大多数学校(排名20以外的)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招来的教职人员(tenure track),基本上就会保证这个位置直到退休。如果干的不好,学校决定不给上tenure,就得走人了。但是一般来说,tenure的比例超过70%。上tenure的标准是一个多年不变的杠杠,例如拿到多少基金,指导研究生毕业,发几篇水平还过得去的文章,教学评估不要太差等等。除了评估体系较为从容合理规范外,学校给新来的助理教授很多支持,如启动基金,独立领导团队的资格,和招博士生/博士后的资格(在美国其实没有“博导”这个说法,只要是正规的教工,只要有经费,都可以招学生和博士后)。而且头两年一般不教课或者少教课。在国内一流高校,这些“正常”的条件都成为要奋斗的目标。青年教师要大量教课,申请经费,争夺“招生名额”;很多时候还要给大教授打工。这还不算中国的年轻教师很多买不起房子,要各种折腾等着学校照顾的优惠价格的房子。

平心而论,其实不是国内一流大学的科研水平(或者说发文章的水平)大大的超过了美国的学校,而是大家对学校的定位有区别。美国的大学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大家好好做教学科研。所以他们给年轻学者一个相对合理的环境,让大家能吃好睡好,有余力做科研。不能说这个环境多么舒适,但是在努力奋斗的同时,至少让大家能够喘一口气。只要你不去哈佛耶鲁,最后拿到终身职位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中国一流学校,把出文章看得比人的生活重要很多,让大家恶性竞争,把年轻人压的喘不过气来。于是乎,在美国发过统计学顶刊的,才华横溢的姜博士得跟一大推可能也很优秀的人才恶性竞争;最后还是他还是功败垂成,望洋兴叹之余跟这个系统拼个鱼死网破。被他割喉的书记,可能也不一定是大奸大恶的贪官,没准其实也是系统的一个螺丝钉,成了替罪羊。

姜博士才39岁,在春秋正富的年华,做了这个没人性的高校招聘和评价体系的牺牲品。他毁了自己的前程,不知道能不能给居庙堂之高的决策者一点惊醒,尊重一下年轻科研人员的生活的权力,让人活得稍微舒适一点。其实话说回来,搞统计的高材生,哪里不能混一碗饭吃呢?且不说data science好忽悠,在国内,一对一的辅导考国外大学的一小时能到1000人民币;姜博士在复旦下岗了,随便找个培训学校的工作先生存下来,还可以像张益唐老师那样东山再起啊。不知道姜博士会不会被判死刑。如果有关方面能枪下留人,让他在狱中继续研究统计学,再发一篇Annals就好了。

我的博士后毕业后回中国,拿到很好的位置,经费比我的还多,手下一堆人做各种各样的我现在没有条件做的科学研究。我说实话有点羡慕嫉妒恨。她跟我开玩笑说,杨老师,你还在美国混干什么,回中国来吧,你至少能拿年薪X万,经费Y万。我心里是清醒的很。我这个书呆子,回国是没有能力适应那个残酷又多变的系统的。感谢上帝,我在美国有一个长期教职,可以一箪食一瓢饮的做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这就够了。不需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回国“纵横捭阖,建功立业”。在美国,没准我也能“竹杖芒鞋轻胜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