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医(1)
文章来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2022-01-25 10:30:30

最近城里很热闹,名博菲儿和晓青筹划的过年活动带出了一盘又一盘的美食,隔着屏幕解馋的同时,想着咱也得继续努力写博。因为老大山儿从医、水儿也在申请医学院ing,趁着记忆还在或者被激活,最近打算写写跟学医有关的经历/看法。

年轻人报考大学、选专业,我基本赞成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和让他们自己决定,可不得不承认,在他们的选择成型过程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难避免的,或者说很重要的。山儿一直觉得当年考医学院是他自己的选择,可我也很清楚我们在多大程度上manipulated他的选择(此处得来个噤声符号)。

我不是一个对钱特别有概念的人,年轻人工作/专业的‘钱景’就被我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发大财、不考虑年薪/月收入的,比如某些金融职业、互联网或其他新兴产业创业;第二类就是拿手指头能勾得过来的年薪的。医学专业/医生当然是属于第二类的。我们家俩儿子从各方面表现来说,智力水平在中等以上是没问题的,但创造力和闯劲都不是那种爆棚类型,就被我妥妥的归入第二类了。

我支持(鼓励)山儿学医起先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我喜欢医学这个领域是永远在发展中的,医生一辈子都在学习中。科学技术的一切发展最终都直接、间接地为了延长人的寿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尽管受益的可能是整个人类或者局部地区/特定人种。这意味着对人类各种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的各个分支,都会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有些人会觉得医生因此一直得学习、考试,太累, 我也理解,但我喜欢。这种没有极限的感觉让我觉得兴奋。其次,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基本上是辛苦在前、享受在后。年轻的时候要更多地学习、考试、值夜班,但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后就好很多,算得上是越老越有用吧。和吃青春饭、年纪稍大就面临淘汰的专业必起来,我更喜欢这种年轻时候要吃苦学习的,毕竟年轻就有资本吃苦。想想三、四十岁就面临天花板、进退维谷的职业,医生的三、四十岁可是刚进入黄金时代哦。

作为父母,当然也是要考虑孩子将来的养家糊口问题的。我没有做过数据分析,但直观观察,我认识的所有医生朋友,家里三、两个孩子的,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送私校的。对我这个看数字要数多少个零的人来说,这已经足矣lol。 后来,山儿上医学院后,我意识到另一个优势是医学专业这个大帽子底下多种的职业选择。从英国的体制来说,除了各医学专科的选择外,还可以选择在GP(家庭医生)还是医院工作,可以在NHS系统内或私人诊所,可以在英国或其他认可英国执业资格论证的英联邦国家,也可以不执业而是做研究……山儿说等他眼科培训完全结束,做到consultant后,最理想的状态是NHS医院工作两天,大学教学/科研两天,然后私人诊所一天。

说一千道一万,孩子喜欢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医学院的申请就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院读下来也是千辛万苦,还有实习医阶段和各种考试的压力……唯有喜欢这个行业才有可能吃苦也觉得享受。我其实也曾经对‘因势利导’地影响到山儿的选择觉得忐忑,直到看见他满心喜欢地求学、最后选择了他热爱的专科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渐渐成熟起来的时候,心才安定下来。水儿也选择医学院就好像是顺理成章。他原本从小就特有主见,在申报大学专业的时候,我好像也没有有意地要去引导他。只是最近才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也没有刻意地挑战过他、没有引导他去考虑其他专业。从山儿的经历,我觉得学医实在是让父母少操了不少心: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也不用担心大学校园的行为问题,因为要做医生的人,连开车超速的记录都不能有(*)。这让我自我质疑,我是不是出于私心乐意看见水儿选择学医?老大是和父母一起成长、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对水儿,从心里就难免多一份宠溺。学医是不是太艰难了?水儿吃得了这份苦吗?把这疑问说出来,水儿哈哈一乐:‘Mum,isn’t it too late for that?’山儿安慰我:‘没关系,水儿医学院毕业也不一定要当医生的,他会知道该选择什么的’。我还能说什么呢?静候申请结果,让他走自己的路去吧。

*有‘zhirui'博主质疑这个关于speeding ticket说法太夸张,我找山儿求证了一下:他们每年都有审查,如果有涉及法庭调查的超速和毒品等问题,要申报,所以有一定的精神上的压力。我前面那一句话的确不能从字面理解,谢谢那位博主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