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看电影“长津湖”
文章来源: 青白丹城2021-10-09 06:43:22

电影“长津湖”在热映,但我不会去看。我完全同意一位网友的说法:一部战争片,如果看了会感觉骄傲、光荣、以及对输赢的执念,那就离当年日本的军国主义和德国的纳粹不远了。战争片的目的是反战,表现战争带来的灾难,让人厌恶战争,丛惨酷的历史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而根部不是什么爱国主义。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拍摄的电影多少年来是一个套路,里面充斥着扭曲的历史,把鲜血拍摄成鲜花。

金日成侵略南韩发动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因为仁川登录的成功而得意忘形,意气风发地计划挺进鸭绿江,终于让海军陆战队第一师陷入志愿军的重重包围。麦克阿瑟在这场战事中狂妄而轻敌,不把一群中国农民组成的军队看在眼里,陆战一师也认为自己可以所向披靡,直达鸭绿江,这是一个“骄兵必败”绝好的例子。

中国的农民真正是最可怜的一个群体。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被压榨,头上永远压着几座大山,卑微顺服地过认命的日子;战争一来,没有选择地被推上前线,大批量地成为炮灰。伟大领袖决定参与朝鲜战争,四道金牌催逼,把正在准备解放台湾的第九兵团仓促赶上战车。这些士兵脚穿单胶鞋,身穿南方过冬的棉衣,没有御寒的帽子,有些人连棉衣也没有。入朝第一天,冻死官兵800人。伟大领袖头脑一热,要全歼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命令军团挺进,结果是志愿军三个连,全部冻死在零下30度的雪地上。现在美其名为“冰雕连”。想出这个名字的人,让我看见他/他们心里对在如此惨酷的环境中枉死的年轻生命有着一种毫不尊重的轻佻,可曾想过那些都是爹娘辛苦拉扯了二十来年长大的血肉之躯!而这样的牺牲,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美国关于“长津湖战事”的纪录片中,一位美军陆战一师老兵回忆一个场景:他和一个肚子被炸开的中国志愿军人咫尺相对,那个还活着的志愿军看着他,嘴里不停地对他说话,他听不懂中文,无从知道他在说什么。是要他救他?是要他杀他?是他在临死之际诉说如何想念父母家人?他无从得知,但他还是把对方射杀了。他说,作为军人,战场上远距离杀人,没有问题。咫尺的距离,看着对方的眼睛,把他射杀,让他一生忘不了,一生都记得那个中国士兵。

长津湖战役持续17天,志愿军冻伤3万人,冻死4000人。美军陆战第一师伤亡近4500人。在十几天艰苦卓绝的战事中,美军居然修建出一个飞机跑道,把伤病员和阵亡士兵尸体以及主要军械全部运送撤出,简直匪夷所思!陆战一师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掩护了默默跟在军队后面行走的十万难民成功逃脱北朝鲜,其中就有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

美国在长津湖的撤军和刚发生在阿富汗的撤军相比,有天壤之别。战争的惨酷,则是古今中外毫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