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第十二、三:三年学
文章来源: 孤岛侠客2021-05-15 02:30:31
泰伯篇第十二、三:三年学
 
原文: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求学多年,而不追求俸禄,很难得啊。”
孔子说:“真诚地爱好修学,以死坚守仁道。不去危险的国家,不住在混乱的地方。如果天下道义流行就出来做事,否则就隐藏起来。在道义盛行的地方贫穷低贱,是可耻的;在无道昏君的地方,富有高贵,也是可耻的。”
 
短评:
 
一般人求学,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孔子看到一个孜孜于求学而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很是惊喜,“不易得也”!求学是为了探求道的快乐,低一点的境界是为了追求知识的快乐。就算有功业,也是在他帮助他人立道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并不是追求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功业,那就完全变了味了,就坏了。
 
真正修学求道的人,是像文天祥、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以死坚守自己的信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不做无谓的牺牲。譬如孔子不会与暴虎冯河的子路去远征,他一定要找一个脑袋冷静善于谋划的人作伴。这不是孔子怕死,这是圣人的智慧。你是一个贤才,国家社会都需要你。结果你还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折损在危乱之地,岂不可惜?天下清明的时候,你能践行道义,一定要出来弘扬道义;天下昏暗,你不能践行道义,出来自找苦吃,就应该隐藏起来。在天下清平,道义流行的时代,如果你不出来弘扬大业,而是憋屈隐藏在贫民窟,那是丢人!但是在一个昏暗无道的时代,如果你出来助纣为虐,大富大贵,那也是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