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是否最佳?
文章来源: 赵大夫话吧2024-06-18 11:29:16

台湾问题被中国政府视为核心中的核心,可见其重要性。加之日美欧等国近期的炒作,台湾问题也成了全球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不打,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台湾将愈行愈远,独立是迟早的事;打,风险太大,面临世界级的制裁,而且即使惨胜,拿到一片焦土,也不划算。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值得期待、关注和讨论。

个人认为,“北平模式”可能还是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1.关于北平模式

什么是“北平模式”呢?简言之,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通过兵临城下 - 以打促谈 - 和平接管的三步模式,最终迫使傅作义和平交出北平政权,保护了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免受损失,保护了千年古都免遭战火涂炭。北平和平解放创造的“北平模式”,也成为后来解放湖南、四川、新疆、云南的范例。

2.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这一观点的提出

国内最早提出借鉴“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人,为原国台办副主任、知名的台湾问题专家王在希。2017年初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解决台湾问题,总的说无非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两种样式,但不是绝对的。历史上也有兵临城下,最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北平模式”;孙子兵法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条,兵不血刃,以战迫和,为历代军事家所推崇。

2020年11月,在一次主旨演讲中,王在希进一步提到,和平统一可能性逐渐丧失,可思考用“北平模式”以武促统。当时他对台湾问题未来发展趋势与祖国统一前景有三点看法,包括民进党不可能在台湾长期执政、不能把“和统”与“武统”两者对立起来、要站在战略全局来思考两岸统一的时机。

3.北平模式的合理性

A.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几乎丧失殆尽

当然从目前台海形势来看,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在逐渐丧失,因为和40年前相比,第一,台湾的政治体制变了,第二,政治谈判的对象变了,第三,台湾社会生态环境也变了。台湾的主流民意,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越来越低。台湾岛内主要政党,迫于民意压力,其政见无本质区别,寄希望于任何一个党派都是不切实际的。光凭政治谈判、民间交流、惠台让利,是不可能实现两岸统一。

B.武统的巨大成本和风险

武统巨大风险和成本源于美日等国介入的规模和程度,以及其后的经济制裁。

美国在全球拥有数百个海外基地,其中规模最大的都在东亚的韩国和日本。其中驻扎在日本横须贺港的美军基地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之一,设有18座码头与19个大型军舰的泊位,一旦亚洲发生战事,美国航母舰队与美军的后勤补给都得依靠它。

日本智库笹川和平基金会下属的战略研究论坛所做的兵棋推演发现,一旦中共发动台海战争,日本将主动参与,参战将失去144架战机、自卫队伤亡2500人;美国则可能丧失多达400架战机、上万官兵死伤;共军则会损失156艘主力舰艇与2艘航母,并失去168架战机与至少4万名士兵伤亡。最终中共夺取台湾的行动将以失败告终。

美国智库近期的兵棋推演结果也大同小异,双方伤亡4 - 5万人,战机损失数百架、战舰损失百余艘,而各种兵推下台湾的情况也毫不意外地炸成一片废墟,可以说是参战各方皆损失惨重。

4.已经开始演练的台湾版“北平模式”

种种迹象表明,台湾版“北平模式”已经开始演练,甚至可以说部分启动。这即包括军事的,也有经济和司法层面的,可谓多管齐下。

前年佩洛西访台后大陆的环台军演;去年4月10日,为期三天的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刚刚结束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全面检验了实战条件下部队多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而且演习后,大陆战机和军舰转入常态化战巡。

台湾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和坚固,电力和能源问题是它的瓶颈,据称它的天然气储备仅仅一周;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就可导致全岛大停电。台湾问题的解决,已经在台面下悄悄开始,它的最终完成,可能会出乎意料,比人们想象的迅速和彻底。

无论如何,兵不血刃和不战而屈人之兵,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