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把玩悲剧”又何妨?
文章来源: 牟山雁2022-10-18 10:49:46

Mychina 人称牛哥,是资深博主,不少博文机智俏皮、新颖可读,常能博人莞尔一笑,故跟读者众。

若要找不足之处,似乎有时不大严谨。但也许,严谨并不是牛哥所追求的,又不是写学术论文嘛。不过有时也有网友较起真来,结果是不欢而散。

今天我也要较一回真儿。不为别的,只因有话要说,不吐不快。至于孰是孰非,倒在其次。

牛哥近有博文《人生如白驹过隙,哪有时间把玩悲剧?》,称他从来不看悲剧,因为“不相信悲剧的深刻,悲剧只能让我难受不能让我思考”;人生短暂,“有那么多的美好要享受,我为什么要去看悲剧?我又没有神经也没有神经病 !”

这种观点乍看起来也有点道理,见仁见智嘛。但稍一琢磨,问题就来了:文中论点偏颇,且有点似是而非。所以这里想说几句话,以就正于诸位。

“悲剧”一词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泊来的洋玩意儿。翻阅古代典籍,只有“悲”而没有“悲剧”。在权威美学家朱光潜眼里,中国的悲剧作品都与西方的悲剧迥然而异,并不搭界。

在中国戏曲里面,有的是“苦戏”,也被一些人当作悲剧来研究。例如元杂剧《汉宫秋》,其主人公汉元帝是一个哭哭啼啼的懦弱君主,根本算不上西方经典中的悲剧人物;只要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稍做对比,就知道二者的差异了。

牛哥文中提到朝鲜的《卖花姑娘》,大概就是苦戏。所以他说不看悲剧,也许是不看苦戏吧。

但问题又来了:看苦戏就一定是自寻烦恼、找不痛快吗?

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那么多人喜欢苦戏?且不说元杂剧里最著名的《窦娥冤》、《梧桐雨》等四大“悲剧”,南戏中广为流传的《赵贞女》、《王魁负心》,也都是出了名儿的苦戏。

是百姓的日子不够苦吗?恐怕也不是。

那么,看来看悲剧或者苦戏也不纯粹是自讨苦吃,而是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美学家曾这样评价悲剧:”它这样强烈地控制了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i们如此高度的享受“(列林斯基)。有人还认为悲剧可以通过释放观众压抑的情感来实现净化,从而有益于人的身心。

因而有人说“最动听的”是“诉说哀怨的曲子”。新近又有人说某些作品和歌曲很”治愈“,所指好像都是相通的。

如此看来,看悲剧或者苦戏并不一定就是自讨苦吃、找不自在,更谈不上是神经病了。

当然,对悲剧或者苦戏的理解和感受可以也必然会有不同。但以偏概全,以一己的感受全盘否定其他人的感受,似乎不是应有的态度。

所以有了此文。

聊博一哂而已。

   (1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