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校园枪击事件: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反思
文章来源: 小张老师3982023-08-30 19:22:46

开学第一天,正在忙碌中享受着诲人不倦的快乐,突然听到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枪声响了,一名博士生在实验室里枪杀了一名教授,这起枪击事件让整个大学校园弥漫着恐惧,并迫使校园封锁了3个小时。 

今天,警方正式指控34岁的中国留学生齐太磊 (Tailei Qi) 犯有一级谋杀罪,他在校园实验室内杀害应用物理科学系副教授38岁的严资杰 (Zijie Yan) 。齐太磊在法庭上短暂出庭,并被勒令不得保释,直至9月18日出庭为止。他没有提出抗辩。 

Image

尽管一级谋杀在北卡罗来纳州属于死罪,但奥兰治县地方检察官表示,他不会寻求死刑。这项指控的最低刑期是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校区警察局长布莱恩·詹姆斯 (Brian James) 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齐先生和严教授“互相认识,嫌疑人直接去找受害者,然后离开了实验室”。教授被枪杀后,校园被封锁,警察蜂拥而至。枪击事件发生后约 90 分钟,齐太磊被捕,但所使用的枪尚未找到,也不清楚这支枪是合法还是非法购买的。 

根据严教授研究小组的网站称,应用物理科学博士生齐太磊是严教授研究小组的三名研究生之一,并与严教授共同发表了至少两篇研究论文。该网站称,齐太磊于2022年1月加入研究小组。 

Image

受害人副教授严资杰

严教授来自湖北省,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光捕获和操纵、全息术、微流体和纳米材料。他倒在学生的枪口下,可怜的是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齐太磊在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庄长大,他和弟弟当年在全国高考中取得了相同的高分。当地媒体还特地报道强调了他的家人如何依靠种植六英亩土地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以及两兄弟如何帮助父母从事繁重的劳动。报道还称,齐太磊的父亲患有肝病,母亲有腿部问题,因此家人为支付两个儿子的大学学费而发愁。

枪击事件打破了校园的平静,师生们刚刚从暑假回来,才上了几天的课,一下子就被悲伤所笼罩。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目前拥有 30,000 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学生。

这次事件让人们想起1991年的卢刚事件。

1991年11月1日,中国大陆博士留学生卢刚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校园内射杀数人,受害者包括他的47岁的导师、导师助理、另一位才华横溢的27岁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系主任和副校长,并导致多人受伤,最后卢刚自己饮弹自尽。

Image

当时这起事件引发了中美两国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中美教育体制的讨论。

卢刚,1963年11月8日出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关注卢刚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受到的学业和生活的压力、适应困难,以及他可能因文化冲击、学术压力等因素而遭受的心理压力。

此外, 整个事件也使中美两国教育体制之间的差异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教育体制强调严格的学术竞争和压力,而在美国,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人们反思这些差异是否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产生了影响。 

这次齐太磊事件和当年的卢刚事件都是令人痛心的校园枪击事件,不仅造成生命的丧失和伤害,还对受害者家庭和社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毁掉的是不仅仅是两个家庭,还有华人社区的声望。

校园枪击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于教育体制、心理健康支持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反思。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预防机制和安全措施。同时,也需要在教育体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争取在社会层面减少暴力和冲突。当然,有病应该及时去医治,否则害人害己,悲剧不断。

 

尊重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Image

请扫二维码关注小张老师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