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第一次出国远行
文章来源: 逝水2021-04-12 15:00:19

看到网上论坛版主提议写“第一次”,让我想起当年我第一次出国远行的经历来了。当年在国内当学生时是穷学生,毕业留校也是穷教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出国留学时坐飞机那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对于航空旅行的规矩更是毫无所知。当时去德国的飞机只允许托运20公斤的行李。我为了多带点儿东西,只好把重的东西放在随身带的小包里。知道做饭时肯定需要菜刀,妈妈特意给我准备了一把亮铮铮的大菜刀。我为了给托运行李减重,就把这把菜刀放在了随身带的包里。那时首都机场不大,机场安检也很松,包里菜刀就这么被·带上了飞机。等到转机时,安检人员扫描行李时当然还是把我截住了。老外大概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菜刀,问我,“你随身带这么大的一把刀干什么?”我一脸无辜地看着他说,“我去德国留学,这把菜刀是做饭用的。”老外哭笑不得地说,“小姐,你不知道飞机上不可以带刀吗?”然后他拿了个厚厚的牛皮纸袋子,帮我把刀托运了。那情形现在想想真好笑,像喜剧片里的情节。三十多年前恐怖分子的袭击好像很少,机场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兮兮的。要是我现在上飞机被查出随身带把菜刀,恐怕会立刻带到小黑屋里受审吧?

一路无话,我顺利降落在了法兰克福机场。导师已经安排了中国同学来机场接我。我坐上了他的车,第一次感受在高速公路上飞速急驶的感觉。德国的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车子在路上像要飞起来一样。已是夜晚,车窗外黑乎乎的,只看到两条笔直的车灯射向前方。接我的同学是个沉默的人,一路话很少。我经过一路旅途的劳顿,几乎要睡着了,可心里紧张又不敢睡过去。不知过了多久,车子停在了一座独栋的小楼前。同学已经提前帮我租好了房间,我们提着行李一路爬上了顶楼。这是一间建在阁楼上的房间,一面的屋顶是斜斜的,窗户也开在这斜斜的屋顶上。我走到窗前,手可以摸到窗子,但眼睛只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房间的墙是木板做的,连墙上的灯也用木条包了起来。整个房间是个小巧的木屋,感觉很可爱。同学早已给我准备了床单被子,又给我留下些吃食,就走了。我简单洗了洗,倒头便昏昏睡去。

第二天早晨,窗外铛铛的钟声把我叫醒了,听起来像是教堂的钟声。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一咕噜爬了起来,跑到窗前,可惜高高的窗口对着天空,我什么也看不见。从小长到大,我只是在电影里见过教堂。铛铛的教堂钟声唤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赶紧穿好衣服,跑到楼下去。小镇安静极了,路上也看不到什么行人。到处都干净得一尘不染。刚从喧嚣的北京来到这里。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我走在街上,循着教堂的钟声找去。远远地看到了教堂高高钟楼的塔尖。教堂很大,石头砌的墙面显得古老又厚重,铜片覆盖的房顶和塔楼由于铜的氧化已经变成了铜绿色,拱形的窗户镶嵌着美丽的彩色玻璃。大门虚掩着,我只是站在那儿看着这座古老的建筑,不敢进去。等我在学校呆久了,才知道这个大教堂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平时门总是开着的。人们可以随便进去参观或祈祷。每周日也都有弥撒。我后来也会经常在散步时进去坐一下。虽然我并不是教徒,可坐在那里,总是能让我一下子沉静下来。

在教堂前面欣赏了一会儿,我才感觉肚子饿了,想着得找个商店买点吃的东西。当年的中国还没有超市,要买东西时总是由柜台前的售货员拿给你。虽然上外语课时知道超市是个什么样子的,我却从来没有进去过。这回到了国外要买东西了,总得先去找个超市。从教堂走回去的时候,我发现住处附近有一栋楼,门前排列着一排推车。自动门一会儿开了,一会儿关上,有些人推着车进出。我猜那一定是超市了。我走过去,照着样子也推了一辆车进去。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兜兜转转拿了些面包,果酱,香肠之类。等要买菜时,我发起了愁。以前买菜时是由售货员给称好,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在超市里看不到售货员,我应该怎么买菜呢?我东张西望地想看看别人是怎么买菜的。只见人家把菜装在个塑料袋子里,然后走到一个机器跟前,在屏幕上摁一下,就有个纸条从机器掉出来。后面的衬纸撕掉,不干胶的纸条儿就可以贴在塑料袋子上了。原来那里有个电子秤呀!我于是照猫画虎地操作,总算是把菜买了。

从那天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走南闯北走了许多国家,坐了无数次飞机。可第一次到达一个陌生的国家的印象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记忆忘不掉。三十年前的中国和西方国家完全是两个世界,出国留学才会有我当年的经历。现在的中国已经和国际接轨,年轻人出国可算是稀松平常,也再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了吧?写到这里,我突然想看看我当年上学的小镇变成什么样子了。于是在网上搜到了这张照片。小镇变化似乎不大,大教堂高高的钟楼依然宏伟地立在那儿。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