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该复婚吗?
文章来源: 海风随意吹2021-08-11 15:29:15

周末去旧金山,找了我喜爱的中国餐馆订外卖,不期在餐馆门口遇到了以前的学生小白。小白是华裔,五六岁来的美国,念的是MBA,毕业后在硅谷一家公司做会计。

小白正排队等座位呢,他们一家三代周末来旧金山游玩。两个五六岁的孩子(一男一女龙凤胎),在街上奔跑欢笑,小白的丈夫紧紧追随,怕他们走远了。小白身边有一对六七十岁的老夫妻,小白介绍说,这是她父母。

赶紧跟她父母打了招呼,发现也是上海人。父亲戴着眼镜,不修边幅,但是举止谈吐有分寸。母亲染了头发,梳了高高的头髻,涂着口红,戴着大墨镜,彩条的连衣裙,外面套着短牛仔夹克,脖子上扎着中国大妈标志(花围巾)。如此一身,来实惠的中餐馆吃饭,弹眼落睛(沪语:抓眼球)。可是,一件短牛仔夹克,折射出小白妈新潮的审美观和不甘落伍的内心。小白妈话不多,开口说着“文艺腔”的国语,拿腔拿调,跟她的装束匹配,有点儿过火。

我跟小白交流了微信,约定有空再聊,捧着热乎乎的外卖,匆匆回家。

不曾想到,第二天就跟小白聊上了。问她怎么有空?原来她父母带着孩子去街区公园了,丈夫是家里的大厨,她正等着吃晚饭呢。

这一聊,聊了一个多小时,聊的最多的,竟是她父母。

她父母都退休了,他们是七十年代末在上海结婚的,小白爸是工程师,小白妈是中学教师,两人均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门当户对。

小白三岁的时候,小白妈来美国留学了,小白的外公外婆是大学英文教师,小白妈从小学英文,底子不错,来美后念完了教育学硕士,又继续读博,两三年过去了,毫无回国的表示。

小白爷爷是名医,落实政策的时候,给他家增配了一间房,就给小白父母当婚房了。小白妈出国后,为了便于照顾小白,爷爷奶奶让他们父女俩搬回家同住。爷爷奶奶住在雁荡路的老公寓里,家里有保姆,小白爸又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小白爸是个好孩子,家教好,礼貌本分,言行得体,然而,好孩子缺乏冲劲。小白妈一去不回,他意识到是个问题,但考虑到自己英文差,去美国也干不了什么,故此按兵不动。

小白爸这边温吞水似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为他着急,再三催促他带着小白去美国伴读,大约他们都看到了小家庭面临解体的危机。好孩子当然要听长辈的话,就这样,小白父女俩来到美国。小白爸从受人尊敬的工程师,一下子降为一文不值的无业人员,从养尊处优的宝贝儿子沦为频频遭妻子白眼呵斥的家庭煮男。

小白至今记得,母亲指着父亲的鼻子,大骂他窝囊废,这样的痛骂时常发生。每次母亲骂父亲,父亲都默不作声,小白用双手捂着耳朵,内心深处非常讨厌这个凶狠的女人。

小白说,现在能了解,母亲也不容易,菲薄的助教收入,要养活一家三口人,生活压力很大。小白妈又争胜好强,处处要比人高出一头才满意。看看同学的丈夫,有的读博,有的找到了工作,最差的也在外打工。而小白爸,除了在家管孩子,不见任何动静。更令她不满的是,小白爸全职做家务,家里还乱七八糟,衣服没及时洗,地毯没及时吸,父女俩在她眼里呆头呆脑,让他们说英文,却天天说上海话,哇拉哇拉,嘻嘻哈哈,小白妈都快崩溃了。

好在不久小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小白爸也得以外出打工了,他放下身段,在华人超市做杂工——清理、上架、搬货等等。实在说,小白爸是从天堂入了地狱,丢弃了上海养尊处优的生活,来美国做苦工。一切,都是为了维持家庭的完整。

他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小白妈的感激和欣赏。小白妈,出于爱出风头的天性,这会儿迷上了系里一名未婚白人教授,整天找教授谈心。谈着谈着,小白妈觉得跟教授有戏,回来越看小白爸越不顺眼,家里愈发鸡犬不宁。终于有一天,小白妈提出离婚,她的意思是,离婚后,小白父女可以回上海去。如果不打算回去,孩子由小白爸抚养,她出抚养费,一个月一百块。虽然那是八十年代末,一百块也实在是太低了,可见她是希望他俩回国的。

家里的老人听了,一致谴责小白妈,希望她回心转意,但她离婚的决心已定。小白爸这会儿倒顶天立地站起来了,同意离婚,带着小白搬到一间地下室,每天坐公车送小白上学,下课来接她,小白常常在超市的角落里写功课,晚上很晚,超市打烊了,父亲背着她的书包,牵着她的手一起回家,有时候她睡着了,父亲就背着她……小白说到这里,留下了眼泪。

小白妈,离婚后不久,跟教授同居了,可同居两三年后,又分居了,那教授沾花惹草的,没有任何娶小白妈的意思。小白妈觉悟之后,开始全国性地找工作,最后受雇于中西部的一所大学。那会儿,小白小学三四年级了,小白妈没有提出要把小白带走,唯一的不同是把抚养费提高到五百块一个月。

小白爸,脾气人缘都好,之间换过几次工作,商店、工厂、小公司。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硅谷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做了高级技工,生活才安定下来。不少人都劝小白爸重组家庭,他也谈过几个,一个都没成功。

至于小白妈,小白一年见一次,暑假的时候,去中西部住一个月。小白妈感情丰富,但是要找到符合她条件的人,也不容易。有一段时候,她找了个白人经理,相貌不错,而且经理这个称号听上去也有地位,可相处不久,发现经理是穷光蛋,欠了一屁股债,有两个前妻三个小孩要付赡养费,小白妈就不理他了。后来,又跟一个心理治疗师好上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心理师说婚后要拖两个油瓶过来,小白妈不乐意,断了。再后来,找了个作家,出过一本书,其实就是坐家,吃她喝她的,甜言蜜语挺多,这个拖了比较久,最后也分手了。寻寻觅觅,挑挑拣拣的,大半辈子过去了。

当然,小白妈除了心比较活,还是有优点的,虽然不跟女儿住在一起,却经常跟小白写信通电话,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逢到过节过生日,都会给小白寄礼物。对于小白爸,也是友好的,两人为了小白,可以心平气和聊上半天。最让小白感动的是,母亲为她存了一笔钱,供她上大学。虽然小白跟父亲更亲,但也从来没怀疑过母亲对她的爱。

小白前几年有了孩子,龙凤胎,两个一起来,小夫妻俩手忙脚乱。国内的公公婆婆主动来照顾孩子,可惜签证有时限,来个半年一年的,就得回去。小白爸正好到了退休年龄,公婆走了,他就接手照顾,两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他年龄大了,累得够呛。小白跟母亲商量,能不能也退休了,搬到加州来,帮着照顾。

这次,小白妈没有犹豫,马上来了,卖了中西部的房子,在硅谷买了个小condo,看来是跟定女儿了。小白爸,一辈子不宽裕,租房住,小白生了孩子,换了大房子后,特地为父亲留出一间,让他搬去跟她同住。

眼下,小白离了婚的父母,在一个屋檐下照顾外孙外孙女。小白妈“恶习难改”,时而摆出一副文艺腔,用高人一等的口吻教训小白爸(小白妈插队的时候,曾经在县里的小分队报幕),但是小白爸修养好,充耳不闻,从不回嘴。两位老人相安无事,配合默契,毕竟曾是一家人啊。他们同进同出,买菜、去公园、逛画展、旅游,互相关照别忘了手机钱包和钥匙,俨然一对和睦的老夫妻。

疫情前,小白的公婆和父母轮流照顾孩子,每对老人照顾半年,公婆来的时候,父母就一起回上海去看望依然健在的外公和奶奶。小白爸十几年前回国,用增配的房子置换了一室一厅的小公寓,产权人是小白爸。小白妈回到上海,常住在小白爸的公寓里。

小白说,她非常享受父母双全的家庭,看到父母相处和谐,又都是单身,建议他们复婚算了。你觉得他们应该复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