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女孩和“咖啡遇到贝果”
文章来源: 海风随意吹2021-08-09 09:38:06

两个年轻女孩在聊天,在我的眼里,她们很年轻,三十岁上下,都是伯克利大学的毕业生。小A是白人,褐色的曲卷头发和明亮的大眼睛,高鼻深目,身材匀称,猛看有点儿高冷,熟了,她的热情漫溢出来,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小A在伯克利念完了心理治疗学的博士,结束了1500小时的实习,获得了治疗师的证书。小B 是亚裔,一头乌黑的秀发,白皙的鹅蛋脸,五官端正,1米75的高挑苗条身材,安静内敛,财务分析师。之所以花点笔墨描写二位的外形,无非是要说,这二位未婚女孩,要貌有貌,要才有才。

她俩提到KPI,引起我的好奇:什么意思啊?

这是英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的缩写,译成中文是“主要业绩指标”,就是说,定了目标之后,把业绩量化,用来检测个人或团体是否达到目标。比如,一天走一万步,月销售额十万元,一个星期在文学城发一次博客。菲儿、京妞、晓青、梅华等目标高,所以指标也高,每周要发三篇。

两个女孩哈哈笑起来。原来二位都没有拍拖的男友,转眼到了尴尬的三十岁上下,两人忽然有了危机感,不能再拖了,赶紧上征婚网站去看看吧。问题是,这二位动力不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无所获。最后商定,要建立KPI,有了标准,便于互相监督。她俩的KPI一致:一年约见三名网友。

已经八月初了,小A竟然一个也没约见。她(过30了)抱怨说,诊所病人爆棚,她在治疗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的团队工作,来接受治疗的,以厌食少女为主,一个个枯瘦如柴,病因各不相同。跟病人谈完话,要整理谈话记录,写出诊断意见,团队要开会讨论治疗方向。病人多,时间紧,工作压力大,回到家,瘫坐在沙发里,什么也不想干了,哪有心思上网挑选男友?小B提醒她要抓紧啦。小A说,今年还有四个多月呢,从这个月开始,争取一个月看一个吧。

小B(不到30)抱怨,我的KPI倒是达到了,看了三个了,都不合适。要不是爸妈催我,我根本没有欲望要改变现在的生活。一个人过挺好的,一人赚钱一人花,爱干嘛干嘛。

小A问小B,见到的几位是什么情况。据小B介绍,一个死板寡言,频频冷场,她拼命没话找话,交往太累了;一个长住东部,夏天来旧金山短住也不闲着,上网征婚,可不久就要回东部,小B对异地恋没有兴趣;还有一个,话痨,喋喋不休,就是说话不漏过任何细节的那一类,简单的一个问题,今天还好吗?可以引发一串没有停顿、长达二三十分钟的独语,小B根本没有机会插话或打断他。内容是从早上起来决定穿什么鞋,喝什么咖啡,交通路况,怎么找停车位,在公司开会……不分轻重,一一道来。小B听得精疲力竭,兴趣索然。这样的话痨,能一起生活吗?岂不要被烦死?

她俩边说边笑,描绘网上网下的奇遇。好在二位心态不错,虽无收获,依旧互相勉励要继续努力。

从她们的谈话中,我能感受到上网征婚的快速运转。看上了,发短信,约出来,喝咖啡,顺眼,再约一次,不顺眼, ghost。Ghost是流行的英文俚语,意思跟中文的“玩失踪”和“人间蒸发”差不多,突然断绝所有往来,短信不回,电话不接,拉黑。网上寻友,ghost 的机率相当大。

西谚不是说:海里有的是鱼吗?同样,征婚网站一海一海的鱼啊,钓上来看看,不够完美放生回海,接着钓。问题是,鱼看得太多,眼都看花了,虽然眼前这条鱼不错,但是心里老想着,下一条是不是会更好,于是放走了在手的鱼,梦想着海里的鱼。

据二位介绍,征婚征友的网站五花八门,第一步需要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网站。网站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 如年轻人或五十岁以上的;不同族裔,如非裔或犹太裔;不同要求,如以结婚为目的或寻欢作乐的;不同性取向,如异性、同性或变性。有些网站是男女双方都能发出邀请,另一些只有女性才有邀请权。有些网站充斥着急吼吼的印度小哥,有些则自称是为野心勃勃的名校职场精英而专设的。

这二位用的是“咖啡遇到贝果”(Coffee Meets Bagel),为寻求长期伴侣的用户所建。每天根据用户的要求,推送经过筛选的十位候选人供选择,用户不必大海捞针,只要念十段自我介绍,欣赏十张照片,打打钩就行了,跟做选择题差不多。当然,人工智能的筛选不那么精准,小A曾经被推送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目前为全美大麻协会会长的男士,那位男士倒是金发披肩,眉清目朗,可是面色苍白,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小A怀疑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许是瘾君子。

对二位运用KPI,自然大力鼓励,KPI简单明了,善于检测。再说,找对象就像买房子似的,需要多看,看多了,了解了行情,明确了自己的喜好,懂得了“量力而行”,学会了妥协让步。至于遇得到遇不到,跟买得到买不到差不多,调整了心态,放弃什么,坚持什么,再加上缘分,还是能成功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一件事,让我看到,过于担心大龄女孩的婚嫁是杞人忧天。2019年底跟三位闺蜜聚会,三家共有六个女孩,年龄在26-35岁之间,均毕业于名校,一个耶鲁、一个哥伦比亚、一个斯坦福、三个伯克利,而且都有正当职业。那时候,除了哥伦比亚的嫁了,其他五位名花无主,闺蜜连连抱怨,这年头的年轻女孩怎么都不急着结婚呢。距那次聚会两年不到,五位中的三位(60%)都名花有主了––耶鲁的和两个伯克利的都嫁了;斯坦福的在热恋之中;只剩下伯克利的小A,还在寻寻觅觅。

我的闺蜜,小A的母亲,很欣慰,因为小A已经把婚嫁之事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还制定了KPI呢。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愿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