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卢刚事件中受害人家属致卢刚家属的信函
文章来源: 务实小民2021-06-12 22:04:13

复旦大学博士割喉事件一时成为海内外舆论焦点,也成为城内讨论的热门话题。

我在一个热博的评论区留言:

那么大的事情,不能过于主观预设立场,不能仅凭好恶臆测事实,不能单靠逻辑推导真相。

-----虽然我也并不知道真相,我也尊重众人自由发表观点的权利。

但是的确需要倡导理性,客观,还有法理精神。

不得不说,不少网友评述问题时多少带有一些先入为主,掺进去本人过往的经历/观念/推断…… 也便如此,网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争议。

其中“深度思考”博主特别提及“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毫无疑问,“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深具东方智慧,符合人常伦理,特别是对于那些自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假道德,能够给予迎面痛击。

该次事件很自然会让人想到卢刚事件,虽然背景有所不同。

许多年以前,读到卢刚事件中受害人家属致卢刚家人的信时,其中表现出来的宽容,同理心,共情......当时就电击到我。

这次再读那封信,不禁让人又重新深刻反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以及后面蕴含的传统逻辑。(其实在《水浒传》,一众武打小说中都有类似逻辑的体现。既然公平正义缺失,有冤无处伸,所以支持替天行道,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实际上这些和冤冤相报、私刑处理只有几步之遥)

我不想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不正确,完全过时了。

但是,至少,在境界上,和安妮·克黎利家人写的那封信差太远太远。

附件1:先简单介绍一下卢刚事件大概背景。

卢刚生于北京市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以交换学生身份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就读于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

1991年11月1日 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总共向六个人开枪,打死5人,包括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戈尔咨教授,

导师助理史密斯,

同学,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博士,

系主任尼克森,

副校长安妮·克黎利,

打伤1人,(学生秘书茜尔森)。随后,卢刚饮弹自尽。 

整个枪击过程不足20分钟,除女学生茜尔森被击中脊椎,颈部以下全身瘫痪外,其余五人全部丧命。

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截获并扣押了卢刚在事发前几天寄回国内的包裹、家信、汇款等,并查到了卢刚的遗书。

事后,该校很多中国留学生不约而同地谈起了遇害的受害人之一,副校长安妮·克莱利。

她是传教士的女儿,生在中国。无儿无女的她,待中国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学业上谆谆教导,生活上体贴照顾。感恩节、圣诞节都请同学们到家里做客,美食招待,还精心准备礼物。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妮·克莱利副校长举行了葬礼。

安妮·克莱利的好友德沃·保罗神父在对她的一生的回顾追思时说:“假若今天是我们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妮·克莱利将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

当天,安妮·克莱利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妮·克莱利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关心和改善外国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他们还以极大的爱心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以宽容的态度希望能分担彼此的哀伤。

附件2:信函内容

给卢刚的家人们:

我们刚经历了一场惨痛的悲剧,我们失去了我们为之骄傲的亲爱的姐姐。

她一生给人所留的印象,让每一个与她有过接触的人——她的家人、邻居、孩子们、同事、学生和她在全世界的朋友和亲友们——都爱戴她。

当我们从各地赶来爱荷华时,那么多朋友来分担我们的悲痛,但同时他们也与我们分享安妮留给我们的美好的记忆和她为人们所做的一切。

当我们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时,我们也在我们的关心和祈祷中记念你们——卢刚的家人们。因为我们知道你们也一定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你们也一定和我们一样为周末所发生的事所震惊。

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一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祈祷。在这悲痛的时刻,安妮一定是希望我们心中充满了怜悯、宽容和爱。

我们清楚地知道,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分担这一份悲痛。

让我们一起坚强起来,并相互支持,因为这一定是安妮的希望。

安妮的三兄弟希望这封信被译成中文,附在卢刚的骨灰盒上。

他们担心因为卢刚是凶手而使家人受歧视,也担心卢刚的父母在接过儿子的骨灰时会过度悲伤。唯愿这信能安慰他们的心,愿爱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