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美学和英美派的矫情
文章来源: 井观天2021-07-11 02:24:49

       博主“幸福剧团” 有一篇很好的介绍法西斯美学的文章《纳粹美学的诱惑——崇高感、归属感、自豪感》。她在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一些导演的强秦影片、大型晚会和开幕式是法西斯美学的继承者。她认为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群体主义美学,“因为在这种群体主义的壮美面前,人们极易放弃独立的思考,而加入乌合之众的洪流。“ 作者显然是对中共建党百年的天安门广场仪式和鸟巢的文艺演出有感而发。


      七月真可谓喜庆、胜利的七月。七一是中共党庆和加拿大国庆,七四是美国国庆,七-十四是法国国庆。美国各地国庆的必备节目是焰火和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美国国家的独立日游行包括(独立前的)笛鼓队、行进铜管乐队、军人队伍、花车和马队,与很多国家不同的是领导的缺席。川普认为美国也应该象法国那样搞一个阅兵式,2019年就安排了一下。反川者认为这是川普威权人格的体现,而且不忘算一笔账,看一看他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钱。法国的巴士底日游行也是诸兵种加飞机、坦克,两小时都不止,也够整齐划一,不知道算不算法西斯美学。


       英美人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为他们有蔑视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资本。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美国在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从来都是他们和别人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不是别人把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他们头上。   

      美英还有有远离是非之地的地理优势。美国远离欧亚非大陆,没有强邻,从来都是它占人家的便宜而不用担心被侵略。英国离欧洲大陆近了点,但英吉利海峡也足以保障近五百年里没有外族登上它的土地。


       英美人不用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就可以用工业的优势打败对手。补给被切断时,英美军队就不堪一击。二战期间,在新加坡战役中八万英军投降(英军两万,印军四万五,澳军一万五),在菲律宾的11500美军守军向日军投降。日本军人对投降而不是战死的英美官兵很鄙视。美军战俘死了一半。如果他们知道这样的结果,还不如不投降了。有人说没有美国的军火,苏军无法打败德军。没错,德国的纳粹美学和日本的法西斯神学都使其国民的精神潜能得到开发,盟国要靠大得多的工业能力才能打败这种精神民族。


       德国人能在一战战败后恶性通货膨胀的惨境中置死地而后生,短短十几年里差一点征服整个欧洲,你不能不佩服纳粹美学乃至整个纳粹宣传机器的有效性。我在《凡尔赛感与极端主义 (理解川普现象之二)》一文中指出”德国人、中国人、俄罗斯人、阿拉伯人和美国白人的凡尔赛感觉都使他们失去理性,选择重新给他们希望与力量的政客、政党和主义。批判希特勒、毛泽东、普京、川普和本拉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只是火山口,真正需要研究的是他们下面的火山,那种让人失去理智的凡尔赛感觉。“ 美国人生活优越,难以理解极端主义的产生,但是美国白人的挫折感让他们选择了民粹主义者川普,让美国的民主宪政出现了危机。美国没有产生纳粹美学,因为它的危机还不够严重。美国人如果象德国人和中国人那样有屈辱的凡尔赛感觉,也会产生纳粹美学。


        英美人的狂热和非理性表现在摇滚音乐会和体育比赛上。美国为什么有很多月光族?因为很多工薪阶层花几十、几百看一场球,听一场音乐会,过一把瘾就死。为明星尖叫,幸福得死去活来, 就起源于英美人对埃尔维斯和甲壳虫乐队的追捧。这种几万人的音乐会和纳粹党集合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明星崇拜,另一个是领袖崇拜,一个散乱,另一个整齐,一个是娱乐,另一个是仪式,但是都有”大场面、大气势,大群体“。都使人”激情高涨,热泪盈眶“。英美人的从众心理并不比德国人和中国人弱,只要稍作转换,摇滚音乐会就可以变成纳粹集会。事实上,美国的竞选集会已经在用歌星work the crowd,发动群众了。
        英美派崇尚制度和科技而忽视发动群众和精神动员,在中国被苏俄派和土鳖打败。蒋介石内阁里的哈佛毕业生比罗斯福的还要多,可是不接地气的英美派对怎样使中国富强不得要领。土共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上重工业项目,只给工农维持基本生活的钱,按照英美派的说法中国的工业化是中共奴役几亿奴隶实现的。改开前的二十九年中共大错误不断,仍然打下了完整的工业基础而民国的二十八年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工业项目。民国和毛的中国都穷,为什么后者攒下了家当而前者没有?民国要是有一个政党,向老百姓征收”国家建设税“,象土共1950年代那样,在1910年代建设一批电厂、钢厂、汽车厂和兵工厂,中国的历史是否会改写?英美派对发动群众一窍不通,却又讥笑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政党,说它把人变成螺丝钉、蝼蚁和奴隶。这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哈佛毕业生救不了中国,一个本土师范生做到了。


       西方列强派几艘军舰,几百几千士兵就能打败有几亿人口的中国。中国败在制度和科技上,也败在组织和精神上。英美派从制度上入手,并没有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土共从组织和精神上入手,让中国成为一个穷而强悍的国家,又进而通过改开终于实现了富国强兵。大家托改开的福,留学海外,就嫌弃强秦影片、大型晚会和开幕式有纳粹美学色彩了?这是有水喝就抱怨水来自”盗泉“吧!印度阅兵式的摩托车杂技很喜感,没有纳粹美学的嫌疑,可是印度军队和中国军队1962年交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吧?八月十五日是印度独立日,场面也很宏大。大国都有大国的样子,大国都有大国的仪式感,大家别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