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疲倦的美國
文章来源: 流弋胡思2020-10-11 20:27:11

流弋10-11-2020
轉引自鐵木原文,作了修改和編輯。

「這個國家已經累了,
這裡的人民需要休息.」 - 鐵木

拜登在葛底斯堡的競選演說中說:「 我們必須尋求的,不是建造城牆,而是搭建橋梁;我們必須尋求的,不是握緊拳頭,而是張開雙臂;我們必須尋求的,不是互相撕裂,而是走到一起當我們在黑暗中尋求希望時,我們就想到這些話語;「八十七年以前,我們的先輩在這片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這個國家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張」。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亞伯拉罕·林肯,重新塑造了美國本身。就是在這裡,一位美國總統談到了分裂的代價,和犧牲的意義。」

當我不停的在朋友圈,看到越來越多以前從來不問政治的人,都開始來關心,而且關心的越來越焦慮和疲憊,我突然明白:這個國家已經累了.

這個國家,已經到了最疲倦的時刻.
這裡的人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

過去的四年,來自最高層的力量,在有意的分裂著這個國家的民眾,讓這個社會傷痕累累. 

過去四年,白人種族主義不停抬頭,因為他們呼吸到了史無前例的來自最高層的氧氣.r

過去四年,原本的朋友和鄰居,原本的普通民眾,突然惡語相向,似乎一轉眼成了敵人,長此以往,很多人都已經精疲力竭.

為什麼會如此分裂?團結這個社會的力量又在哪裡?

曾經,意識到高層在故意製造民眾內部鬥爭的有良知的民眾,也在尋找著可以重新團結這個國家的力量. 而很多民眾一直在遺憾,認為他們還沒有找到.

拜登,就是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轉折點:他面臨的是這樣一個分崩離析的社會;

拜登,就是在此刻做出了這樣的一個選擇- 在葛底斯堡,他對這個社會做出了最後的靈魂的呼喚.

他看到了這個國家的疲倦,就像當時乘坐公交車時的帕克斯;他拒絕為白人至上者讓座,而是要帶領一切有良知的人對其大聲的「不」;他在這一刻,也就完成了從一個普通人,向很有可能成為歷史關鍵轉折點上力輓狂瀾的偉大人物的轉換.

當然,他還沒有完成這樣的轉換,但他有潛力完成這樣的轉換;因為他在努力喚醒這個社會的良知,而他現在唯一需要的就是一次機會.

是的,拜登曾經一直給人「普通人」的印象. 他是一個克服過巨大困難,從不放棄的普通人. 從小口吃,不折不撓的去戰勝;29歲就當選聯邦參議員,但是經歷了2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生慘劇;70多歲差不多決定退出政治時,看到種族主義者在弗吉尼亞公開威脅國家,就決定最後一次競選,與之鬥爭.

這就是拜登這個普通人. 他遇到了這個國家最艱難的時刻,並且用良知指引著自己的方向.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他的葛底斯堡的演講.

這也是他的一個巔峰時刻. 從這個顛覆時刻起,拜登將開始他的最後一戰. 

這是為了重新找回這個國家靈魂的一戰.

這也可能就是最終將他變成歷史偉人的一戰. 因此,我要把票投給拜登. 用這一票:

在是和非之間,我選擇是;
在真和偽之間,我選擇真;
在智和愚之間,我選擇智;
在善於惡之間,我選擇善;
在愛和恨之間,我選擇愛;
在實和謊之間,我選擇實;
在光和暗之間,我選擇光;
在左和右之間,我選擇中;
在神和人之間,我選擇神;

在這樣的原則之下,我的选举观是:
在老人和壞人之間,我選擇老人;
在擔憂危難和擔憂「道德」之間,我選擇擔憂危難。

理由很簡單,當我們的族裔連基本的生存環境都受到種族主義危難的時候,你還擔憂「墜胎」,「同性」等所謂道德的話,我不知道这里常識何在?

也許我不會再次得到我期望的選舉結果,可這絲毫不會改變我的立場。當年我两次沒有選小布什,他卻兩次當選。也許我會被冠以失敗者,可是歷史的評判證明,小布什是美國總統史上最糟糕的總統之一。我也相信,歷史對川普的評判會是美國總統史上最荒誕的舉措,將成為美國政史上不可低估的歷史教訓。所以選總統並不證明是非觀的正確與否,因為我已拋棄了左和右。在我心裡,真理只有一個,神的指引讓我保持清醒的頭頭腦,不為荒謬而左右,不為派別而背書,不為壞人而利用,只為真理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