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男人通鉴》第113章 管叫你身败名裂
文章来源: FionaRawson2024-06-25 11:17:32

当天下午,邵艾接到闵康从珠海政府秘书室打来的电话。

“邵艾,四月底有空么?想不想去趟新泽西?”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邵艾有些紧张,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也不想把话说死。“嗯,让我想想……4月28号广州有个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会,我还没决定要不要去看看。”

“哦,是这么回事。有个中美生医企业合作会要在新泽西召开,咱们珠三角地区会派个企业家代表团参加,听说还有江浙和京津两个团。我因为有药学背景,还是在美国拿的学历,季市长就让我来组织。之前跟我电话联系的是主办方之一Merck,他们说近期有意来中国开公司,我马上就想到了你。”

邵艾闻言有些迷惑不解,“Merck,默沙东吗?不是已经在中国有他们自己的研发中心和工厂了?”

“这次是开合资公司,”闵康解释道,“他们占51%或以上的股份。希望能把一些成熟的药品,主要是心血管方面的,扩大到中国的基层医疗部门。”

哦,那可是个好机会。这之前邵艾并未认真考虑过与外企合办公司的事,不过她不介意开阔思路,跟默沙东的人面谈,了解一下情况,说不定真能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契合点。当然了,若是给刚强知道她要跟闵康乘同一架飞机去美国、住同一家酒店,肯定会不高兴,那也没办法。她的公司就开在珠海,而闵康在珠海市府工作,不可能避得开。

“好啊,那我报名,谢谢你闵康!”邵艾爽快地说。顿了顿又道,“对了,前两天我已经跟刚强订婚。还没决定具体的日期,到时候请你来参加婚礼啊。”

说后半段的时候,邵艾也免不了呼吸急促,但她觉得有必要及时告诉闵康她和刚强的进展。她不想利用闵康,不希望他是因为对她抱有幻想才屡屡帮她。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沉默不等同于无声,更像一小团随电波传递的真空,让收到它的人也跟着短暂地窒息。

“那恭喜你们了,”他快速地说,“我争取一两周内确定访问团名单和日程安排,到时大家可以集体订机票。”

嗯,邵艾挂上电话后在心里盘算。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那就等临出发前再和刚强说这事吧。否则,那家伙即便无法阻止也会一直叨叨,不停地叨叨,见面叨叨电话里也叨叨。

随后又不得不叹服——刚强这小子出手够快,够狠!和她第一次正式约会时就提出结婚的请求,且是有备而来。大部分男人都做不到,会选择循序渐进,至少也要先探探口风,观望一下。话说回来,在她之前刚强也有过三个女友了,他也没那么猴急不是?这次雷霆行动不仅是基于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也是因为一早就认定了她吧。

******

告诉闵康她订婚的事是在二月份的最后一天。那之后,邵艾便着手准备已定于3月12日召开的邵氏前沿医药交流会。虽说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下午散会后,大家在酒桌上将“如何应对塞洛克进军珠三角平价药市场”一事达成共识,白天的会还是要尽量办得像模像样。

邵艾打算在上午会议刚开始的时候先给个报告。她是去年冬天才接手珠海这边的生意,当地的同行们应当知道她是谁,但没见过面。所以报告的内容倒在其次,主要是让大家一上来先看看她这个人,听她说说话,在接下来的一天内由生到熟,晚上再一起吃饭谈交易就没那么别扭了。

到了会议那天早上,邵艾选了件花领雪纺蜜桃色衬衫来配黑色的西裤,没全套西装是为了让自己更有亲和力。讲座的幻灯片头几页有她和父亲在苏州药厂门口的合影,2003年中山大学药学年级毕业照,在波士顿校园与卡尼教授等人的实验室集体照,还有身穿防护服参观邵氏佛山药厂的照片。这些都是为了表明——她不是一个人,她有过硬的背景和团队,她也不是最近才涉足医药领域。

秀完照片,再来两句混插打科,“今天,之所以邀请大家来开这个会呢,是希望能交流一下研发创新方面的心得。这是场面话。其实就是想光明正大地串个门子,可是没人请我,我也不好冒昧上门。你们大家既然肯赏光,我真是高兴啊,看来无聊的人不是我一个?”

众笑,现切入正题,“目前我国的几千家本地药企中,以生产型和研发型为主,还有药用包装及制药设备等工业。说起这个研发,咱们的生物技术严格说来连起步阶段都不算,得再等个几年。我听到的消息,今后国家政策导向将重点聚集在ADC药物、双抗、基因治疗等几个领域。可以预见,会有大量资金注入……”

说到这里,邵艾能听到小本子刷刷记录的声音。同行不是冤家也是竞争者,但既然把人请来,就得上干货来表现一定的诚意。

“然而,如果我们借鉴西方药学发展史就会发现,很多biotech公司最后成了资金的受害者。一个新行业在政策鼓励和资本追捧的双重推动下,很容易跌进盲目乐观和虚假繁荣的坑里。最终能不能如期完成临床测试、获得上市批准并为公司带来商业利润,这才是最难的一关。也就是说,biotech公司要有能力转型成为综合生产型企业,才能存活下去。”

这时台下有人举手提问,“邵总,你对欧美长期以来实行的MAH怎么看?如果咱们也这么搞的话,那些biotech公司就不需要转型嘛,光做研发就好了。”

邵艾记得父亲曾对她的叮嘱——回答问题之前,先花时间看看是谁问的。虽然是初次见面,但邵艾也能认出那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是健源药业总经理,干这行至少二十年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可能不清楚。之所以公开提问,大概纯粹是想看她如何回答,因为大部分留过洋而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年轻人都会答错。

“我认为MAH是未来的趋势,”邵艾说道,“想要在我国实行,至少还要十几年。”

“为什么呢?”台下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问到,此女说话速度跟机关枪一样快,“如果我没记错的话,MAH就是所谓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也就是允许将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割独立。在这种制度下,研发方完全不需要具备生产能力,只要拿到上市许可,再转卖给生产商。相比之下,咱们国家长期以来实性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捆绑,在我看来,极大地限制了新药研发的积极性。因为周期太长了,咱们生产商也得吃饭呀!结果就是大家都去追求短平快,没人肯花时间创新。”

她这段话说完,台下有不少人跟着附和。邵艾心道,你们自己大概都是以“生产型”为主的厂家吧,不具备药物研发的能力,所以不清楚这里头的猫腻。“研产分离”跟生产仿制药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仿制药,能被仿制的时候早就过了专利保护期。或者说,仿制的都是已经被大规模使用多年、证明无太大毒副作用的产品。

而一种新药,如果是由第三方刚研制出来,就算拿到了上市许可证,给她邵艾十个胆儿,她也不敢让自家的药厂造来卖啊!谁知道研发过程是否严谨、临床数据有没有造假?这里头牵扯到一个“科研诚信与道德”的问题,而不幸的是,她的同胞们目前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比方说,药卖出去后,一旦出现预料之外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吃出人命,由谁来负责?人家公众会去状告研发方吗?还不都是由生产商来背锅。正因如此,才必须把研发与生产捆绑在一起。而这些话呢,又不好摆到台面上来说。

“研产分离制度的实施,需要有完备的监管制与责任制。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咱们国家也可以实现这种制度来鼓励药物创新,同时保障消费者利益。”

这么讲,算是把这个问题给敷衍了过去。邵艾同时注意到,最初问这个问题的健源药业总经理在台下默默点头。

******

白天的会议算是成功的,晚上的“统一战线”也已达成初步共识。总之2005那年的三月,邵艾与她的未婚夫许镇长各自在愉快的忙碌中度过,都没能再见上一面。

好在刚强的住所装上私人电话后,二人基本上每天能通个气儿,好歹把婚礼的大致月份给定了下来。就选本年度的九月或十月吧,因为无论西式婚礼是在苏州还是珠海举行,肯定得去刚强的河北老家再办一次中式婚礼。而河北那地方,十一月之后就很冷了,尤其是供暖设施落后的农村。若是等明年三四月份再结婚,似乎又晚了些。

二人定好月份之后,邵艾才首次在电话里告知母亲订婚的事。她可以感觉得到,母亲期待已久的“备婚模式”被轰然启动。先是找人给算个良辰吉日,再物色场地,雇婚庆公司设计方案。婚宴嘉宾的名单不是一下子能弄完的,想起一个老熟人就加进去一个。至于婚纱,要等邵艾夏天回家后亲自挑选试穿才行,然而母亲自己在各种场合下穿的礼服(多套!)总得开始预备了吧?隔三差五就发张照片过来,咨询女儿的意见。

谁也没想到,四月初的某天,邵艾又不得不打电话回家将婚礼筹备一事“叫停”。新郎官出事了,于一个周四的下午,在办公室被河源市人民检察院的车给带走了。双规,就跟去年秋天邵父被带走时的情形差不多。只是可怜的许镇长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就连走之前个给未婚妻打个电话的人性请求都被拒绝。

“啊?为什么呀?”邵艾在电话里大声问道,“他都犯了什么事?”

电话是刚强的秘书小雷打过来的。这个小雷真是个厚道人,当然也要归功于刚强上任以来待手下人不薄。否则这节骨眼儿上别说通风报信,不给你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听小雷一副哭腔答道,“说是严重违反廉洁自律,收受巨额礼品,违规操作导致国库巨资流失。”

“真的假的?”邵艾的脑袋嗡地一声,真希望这是个迟来的愚人节玩笑。这些罪名要都成立可不是双规的问题,会判刑的。

“被无良的开发商给坑了呗!”小雷说起来也是一肚子火,“开发商还是刘县长给牵线搭桥的,梅州一个房地产商,说是看好了上陵镇的毛竹林,打算在那附近建个‘岭南竹林小苑’度假村。第一批启动资金很快就到账了,大家正在这儿忙活着选地呢。谁知那边自己拿着项目合同去银行贷了笔巨款,钱拿到后就通过地下钱庄转去境外,人也失踪了。”

啊,怎么会这样?开发商的事刚强同她提过,当时邵艾还留了个心眼儿,找人打听了下。这个林庆平是广东省上一届的政协委员,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这么有身份地位的一个人,邵艾也就放宽了心,只道是刚强运气好。现在想来,就算是投资失败、预备出逃的骗子,为何会跑去穷山沟里找刚强?纯属巧合么?

“那受贿的事呢?有证据么?”

“有,当时我刚好在场。许镇长人被控制住后,从他办公室和住所各搜出几饼茶叶,已经开了封的。”

“这些茶叶是哪来的?”检察院的袁副处长问刚强。前者手里捏着个薄纸包装的圆盘状扁平事物,包装上写着“云南七子饼茶”几个大字。

“林庆平给的,”刚强没当回事儿,“有次来我办公室,提着个黄纸包,说是茶叶,非要我收下。我看这个破包装就知道是地摊货,最多三四十块。”

“地摊货?”袁副处长笑得有些讽刺,“味道怎么样?”

“茶叶,还能有什么味道?”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答道,“我一个人的时候不怎么冲茶,也就是吃了油腻食物或者生葱生蒜,拿来漱口的。”

“这叫8582青饼,”袁副处长将包装再次凑到刚强面前,(而正在听故事的邵艾已经抱着电话软倒在办公椅中,)“看清楚了啊,你这是真货,八十年代七子饼茶中的限量极品,市面上那些都是后来仿造的。三四十块?这一包,七张饼,至少得三四十万。”

附1:地产商原型为浙江中港房产董事长丁庆平。

附2:8582青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