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感 - 科技篇(5)从化学角度解读人生的诡异
文章来源: 野性de思维2024-02-15 07:17:05

在化学中,最简单铁定的数学定律不再能颐指气使地支配一切,一加一不再等于二的事实比比皆是。一加一也许等于一,也许等于二,更有可能等于三,这要视游戏参与者的心情和手中的牌而定。举个例子,酸和碱的混合结果是一种盐。这里,一加一等于一,而不是二。一个更有趣的例子也许是,两种极度混浊的液体混合在一起,也许会产生出来一种极其透明纯净的新生溶液。这种情况如果应用到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两个极其混蛋的人,混合在一起之后,能造出一个完全新鲜的好人吗?没准,也许。一对恶棍夫妇,激情地滚过床单生出来的小人,日后也许是一个大大的善人,正如两个极度穷困的人的孩子,日后也许是一个能够遮天蔽日的大人物,即使他的下半身有毒气体的排放量已经严重超标,也会被全世界都说成是香气逼人呢,谁知道?

另一个例子,一个从不怀疑人的人和一个总是怀疑人的人撞脸了,猜猜怎么着了?两个人相处得很融洽!为什么?简单直白地讲就是,因为一方的凸,陷进了一方的凹中。用一句化学的术语来讲就是,酸碱中和,变成盐了。因为一方挑剔尖刻的酸性,被一方天真无邪的碱性给中和掉了,变成中性无害的盐了。没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复杂的了。怎奈,倒霉的数学加减法,撞上了任性不守成规的化学了,只得无可奈何地栽面。化学说:“宝贝,还是回去闭门思过吧,一加一可不等于二呀,一减一也不见得就总是等于零。”

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注视群山峻岭,都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祛除污秽的洗浴。这种凝视,首先会让我们那颗悸动浮躁的世俗之心,逐渐地安静下来,以便让思想和想象启动起来。在这个短暂的发生中,体内化学的成分和生理机制,也在悄然地发生着转换,把心、思想、意识还有精神全部都引向远方,引向那个除了真空般的宁静之外,便再没有了任何恼人的噪音的地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也不需要有任何的精神力量的参与,需要的,唯一需要的,就是你的那颗初心的懵懂,就这么一点点卑微的请求。

化学中,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之后,大概率会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请注意: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变一的例子,也就是说,不论是多少种东西的大混合,最终的结果,不过就是一种单一的物质。不多也不少,就一种。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化学现象。想问的是:这种在化学中让人见惯不怪的出现,在社会学、政治学、人文学中能找到类比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能见到利益分配上的纠结吗?可是在这里,既不存在多退少补一说,也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论调,更见不到少数寄生虫们占据着金字塔顶端的那种事情。
 

2024-02-15: 摘自《随笔杂感 – 科技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