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丽的中文,和苍白的英文”而想到的
文章来源: 西安游子2020-07-01 19:31:40

                                              

城内网友土狼先生写了如上一篇网文,我明知题目起得偏颇,但不觉会心一笑。他写道:

“在浙大大三的时候,我选修了“英美文学精读”这门课。教授是英国人,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他讲莎士比亚,讲狄更斯。 教授讲的很棒,那些名著文字很精准,但我读不出诗意。英文极少可以让我享受到高山流水的意境。我那时开始,仅仅把英语作为赚钱吃饭的工具。”

我有同样经历,感受稍有不同,下面摊开说:

我年轻时在中国的大学修理工科,不安然的心让我选修了外语系的《英美诗歌》,及《中美关系史》等课。出社会之余,我也选修了自考英语的《英美文学选读》等课。

要说英文不美,不能够。我读英美古典诗时觉得很美,华尔华兹,爱伦坡,济慈,有韵律也有意境,朗朗上口,但都是经过老师解读过后才理解的。。。我的意外收获是见识了外语系的学姐美女们(因在同一课堂上课,她们一般已四年级,与我理工科同学们画风绝不相同。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忆其高跟鞋声音和浓妆及大胆清凉的穿戴)。但我修《英美文学选读》。真得是隔帘看雾,只能读懂书字面意思,估计就三四成,老师不点拨,心跟不透气儿一样,根本猜不出作者的弦外之音,学习效果也较差。。。

即使多年后在美国大学修点儿《美国文学》,每每(大家都读过一本书后)。课堂发言谈读后感,本地年轻学生们发现的引申义,意会到的情境,我都意会不到(仿佛很惊奇似的,我睁大眼睛盯着别人做陈述的嘴巴,拉长耳朵倾听别人的揭秘发言)我只领会到他们理解力的五六成)。。。不是英文苍白,不优美,是我的英文能力,背景知识不足以领会其全部内容,更别说体会它的文字之美,也顾不上。。。勉强跟上进度就不错了(是靠意志力的。每堂英语课,课前的阅读量是三十页,有时还更多,文学类文章用词还文雅/生僻些,每页都得查字典)。。。

同样道理,我现在都放弃读《纽约时报》,因为过去读那一张日报,我要用四到六个小时(还不是全看,是捡感兴趣的文章看)。它的文章动则两千字以上(像《南方周末》那样深度点报道的还多),很多篇文章用词古雅,除了《纽时》文章用,别处还真见不到。。。我明了了一点,《纽时》团结着一群美国本地高知,以激扬英文文字,保留古英文字之滥觞为己任(跟国内早期的《读书》杂志挺像),我这样的学英语者,就是再学半辈子,也查不完他们玩的文字游戏。。。让自己歇歇吧。。。读点儿《daily》《Washington Post》就行了,平实文字才是学习之道。。。

再说世界之小。网友所提及的浙大英文外教,不知是不是同一个英语外教,我姐也是那时候在浙大(前身是杭大那部分)读经济,她假期回家总在听外教教学的录音带,据她讲外教很赞赏鼓励她和她的英语发音,激励她成了我家留美先遣队。。。另外,那年月有部电影叫《女大学生宿舍》据说就是在浙大拍的,电影里女大学生们(估计是外语系的),探讨哈姆雷特的个性,讨论唐吉科德的行为隐喻。。。实在是改革开放之初,国门稍开,思想文化蔚然蒸腾的时代,我一朋友回忆说“八十年代是蓬勃奋发的年代”,有点儿言过,但确实有点儿那意思。。。

大言不惭地说,我也业余修过中文课,像《古代文学史》啥的。我没上文科,但骨子里还有点儿文青。过去叶公好龙,刚上大学时图书馆借读《三国志》(因喜中学课本里的相关节选),工作后头一个月领工资就先买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一套《鲁迅全集》。因为喜欢中文之美,因为喜爱英文戏剧之美,因为爱好敬佩大师的语言。。。我和网友们在文学城里舞文弄墨,并非一定弄得好,只是推敲锤炼文字之际,冥冥中遥想六朝骈体,先秦散文,想韩愈,想三苏,想桐城派散文,想三千年中华文化中那些先贤,他们留下那么多灿如星辰的语言瑰宝,怎么我也运用不熟呢?用不熟也要写,遥想也要想,这是慰藉灵魂的过程,,,

俱往矣,不论中文英文,不做职业时若要潜心修为,都需花精力时间,有时时间花不起,有时是枯灯熬不住。。。所以网友说他早就看清学英文是为了“作为赚钱吃饭的工具”,真够理性!我就没早总结出这一点,总有点物虚,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至今不高,想想自己都断断续续学习英语几十年了,还是欲说还休。。。哎。。。还是讲英文一着急口语就表达不清,一下笔就幼稚文笔。。。怎么说也是第二语言。。。英文美不美呢?美!自己运用不熟练,还是白话一嘴,也没文采没文化(不能引经据典),没法太深领会本地人语言之美。。。只能遗憾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摘引此段,与网友中学英文者推敲中文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