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每周花两分钟时间达到锻炼效果
文章来源: 麦姐2022-08-09 05:44:03

我们家兄妹三人,最爱运动的就是麦二哥,他现在每年要跑好几个马拉松,他曾经在《我的第一场马拉松》中讲过自己是如何从菜鸟走路者变成跑马爱好者的。我们的家庭群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他发的至少十公里打卡图,我总是给他使劲地点赞,然后不好意思地说今天又没锻炼,说的理由都是老生常谈:没时间。

麦二哥对我这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实在看不过眼了,他以前看了一部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最近特意提炼总结写成文,发到群里,让俺好好学习学习:到底每周两分钟的时间有木有?我赶紧读文学习,如醍醐灌顶,很多真相都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常识和观念,以后再说没时间锻炼,那就是矫情,就是没救了。

来来来,俺把麦二哥的这篇文分享在这里,看看如何每周花两分钟达到锻炼效果?怎样运动更科学?运动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文中观点都来自BBC的纪录片,仅供大家参考。

----------------

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要点:都是有关运动的干货

作者:麦二哥

没有时间运动怎么办?肌肉流失怎么办?怕跑步伤膝?运动真会使人快乐?运动对大脑有好处吗?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给出了答案。

一天一万步没有科学依据

走路是通常的一种运动方式,到底要走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一天一万步,是人们经常用的数据,似乎这是永葆青春与健康的养生术语。这神奇的数字到底是从哪来的?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不久,有家公司推出了一种叫“万步计”的仪器,所以这个神奇的数字不是出自什么严谨的科学研究,而是商业行销手法。

但一万步到底可行不可行,有没有不占用更多的时间,但效果一样的运动呢?研究人员把测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一万步,一组采用三次各“十分钟快走”的方法。比较而言,每天完成一万步要比三次“十分钟快走”难度要大很多。测试表明,三次“十分钟快走”相当于中等程度的运动,健康效益要比万步走大很多。片子建议一星期做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也就是要有喘气的感觉和明显的心率的增加,这样可以锻炼心肺功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某些癌症的风险。

结论:分几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比一味耗时间的慢走,效果要好得多。

怎样用少许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果连一天30分钟都觉得多,还有更短时间的运动,可以达到长时间运动的效果,这种方法叫做“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用这种方法,一星期只要两分钟就能彻底改变你的身体。

研究人让5个测试者在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肌肉里的肝糖,看看肌肉内储存的糖分在运动前后有什么差别。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片子里是让测试者全力狂踩脚踏车,一次20秒,共2次,一周3次。在高强度运动后,测试者体内的肝糖平均下降了24%,下降明显。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之所以有效,就在于激发肌肉深层,使肌肉里的糖释放出来,变成能量。身体通过这种刺激,会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影响到心脏和其他部分。所有运动都会释放肝糖,不过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更快、更有效。如果是慢跑的话,达到同样的效果,得45分钟。

高强度间歇训练5周后,体能是否有改变?5个测试者的体能平均提高了11%,这意味着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20%。

结论:要想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果,HIIT是首选,一星期两分钟就够了。片子里使用脚踏车健身器,但也推荐了无器械方式,具体是一分钟开合跳,尽全力,越快越好,接着一分钟深蹲,然后一分钟原地冲刺跑,最后再做开合跳和深蹲各一分钟,共5分钟时间。

肌肉训练的负重越重越好吗

人们的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衰退,大约从35岁开始丧失肌肉,大约每年会减少百分之一。研究表明,增强肌肉除了增加体能外,强健的肌肉能降低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肌肉能有效吸收体内的糖,如果糖分一直停留在血液中无法分离出来的话,就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通常人们对健身房的负重训练望而生畏,有没有不举那么重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片子里让5名从不做肌肉训练的女性测试者进行测试,测试者一只手举较重的哑铃,另一只手举较轻的哑铃,腿部训练也是如此分配负重。但无论轻重,都是练到举不动为止。共训练了六周,一周两次。测试表明,六周后肌肉增加、脂肪减少,肌肉力量平均增加了25%,而且肌肉的增加与举重的重量没有关系,两边的肌肉不会一边大一边小。

结论:肌肉锻炼很重要,但不一定要举那么重的哑铃。尽管轻的和重的效果一样,但受试者却喜欢重的,因为花费的时间没有那么多。

跑步真会伤膝吗

很多人担心跑步会伤膝盖。研究表明,跑步不但对膝盖无害,反而对膝盖有益。跑步带来的规律性冲击,会反复挤压与舒张软骨,刺激血液流动,将更多的氧气与养分输送到软骨,能促进软骨自我修复、成长和发育,这对膝关节大有好处。经常跑步的人,罹患关节炎的几率要比不跑步的人更低。所以,长期看,跑步对关节是有益的。

不过运动受伤是不可避免的,跑步也会弄伤自己。在不平整或光滑的地面上跑,受伤的风险比较高;还有一些人在短时间内跑得太猛,在身体还没有适应的时候就跑太长的距离或跑太快,也容易受伤。所以,最好从快走开始,再逐渐拉长距离与提升速度。如果身体过胖或体重过重,可以先骑单车或游泳,等体重降一些下来再开始跑步。

结论:所谓跑步伤膝,这是不运动的藉口!

运动让人愉悦有科学依据吗

大部分人运动是为了增进健康,包括减肥和塑身,也有一部分人纯粹是热爱运动。新的科学研究对运动使人愉悦的原因给出了解释。

经常跑步的人都表示,他们在跑步的时候会有一种“跑者的快感”。研究表明,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种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脑内啡,这种物质与内生性大麻相类似,两者的构造极为相同。

科学家研究大麻为何会给人带来快感时发现,人体有一种特殊的受体,也就是细胞的外层有一种蛋白质,大麻的化学物质会跟这种蛋白质结合,引发人体的快感。进而,科学家研究人体究竟会制造什么东西跟这个受体结合,因为人体不会无缘无故就具有能跟大麻结合的蛋白质和受体,经过研究,发现了人体中有称为“内生性大麻”的物质,它与大麻的大麻碱的分子结构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是类似的物质,其药物性质也非常相似,这两种化学物质都会引发正面情绪,并刺激胃口。通过分析跑步半小时后的测试者的血液样本,发现内生性大麻比跑步前增加了30%。

为何运动会增加内生性大麻呢?这或许是人体激励我们运动健身的一种方式,这是人体奖励运动的机制,是生命演化的产物。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吸大麻又有什么区别呢?测试表明,5个测试者中增加最大的增加了30%。而吸大麻的话,会增加更多,太多的量人体吸收不了,会对人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当人体自行制造大麻碱时,会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

结论:运动对每个人都会带来刺激。所以只要运动都会增加内生性大麻,而无需长久的运动。

运动对大脑有好处吗

让测试者在跳舞前后做一些心智测验,以分析决策能力、工作记忆、辨认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变化。测试表明,在进行30分钟快速舞步训练后,视觉和注意力方面提高了13%,改变最大的是工作记忆方面,提高了18%。

许多人抱怨没有时间运动,这项测试说明,运动可以更有效计划自己的时间,使效率更高。

结论:运动不但使身体更敏捷,而且使大脑更聪明。

(照片拍摄 by 麦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