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得我涎水流长(下)
文章来源: 冬里萤火2021-12-22 18:27:57

 

回不去的故土,吃不到的美食。

 

如果说一说舌尖上的乡愁,那我最想念的美食是一红一白:冰糖葫芦和白皮儿点心。冰糖葫芦酸甜沁心脾,白皮儿点心酥糯齿留香 !

 

前些天去中国超市购物,看到有卖“稻香村”的牛舌饼,一阵惊喜,马上拿起一盒放在了购物车中。原以为能唤醒自己记忆中的老味道,谁想回家打开后却大失所望。除了形状有牛舌饼的影子外,一不见脆香的酥皮,只见光溜溜“硬板儿”一块;二没有香浓四溢的味道,尝上去根本没有那种独特的咸香口味。还记得那年朋友回国,特意送来一盒在北京老字号“稻香村”内排队买来的糕点,那才是正宗的牛舌饼呢:脆酥的白皮儿,咸香的内瓤儿,光是一看一闻,就令人垂涎三尺了,再慢品慢咂,更是唇齿留香 !

 

虽说稻香村的老家在苏州,但它早就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京城的知名老点心铺子的金字招牌。但在漫长岁月里王朝政权的不断更替中,许多的宫廷御厨和贵族食客们陆陆续续地流散到了津门。随着清末民初紫禁城内糕点师的到来,天津的各色点心铺林立,每块点心几乎都有着当年宫廷美味的影子。

 

桂顺斋是老字号的清真糕点店,从1924年开始就走进了津门百姓的生活。糕点中八件儿(八样点心)是主打产品,又分大八件儿和小八件儿。大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一斤,小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半斤。八件儿是采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枣泥、椒盐、葡萄干等八种馅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种图案的印模里精心烤制面成。形状有腰子型、圆鼓型、佛手型、蝙蝠型、桃型、石榴型等多种多样且小巧玲珑。还有圆形、桃形、正方形等带有福、禄、寿、喜等不同吉祥字样的点心。入嘴酥松适口,香味纯正。是糕点中的上品。

 

在津门过往的悠悠岁月中,无论是过节拜年的走亲访友,还是民间百姓的红白大事,它都是绝对的“主角”,一个个糕点盒子走街串巷,装的是传统,盛的是风俗;一块块小小的点心,视觉美观,回味无穷,品的是风味,留的是记忆。

 

有一次当我听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同事讲她在吃完从国内带回的一盒质量上好的点心后,把里面的点心渣儿同空盒一起扔掉时,“心疼”地告知她,下次可别再把“精华”都丢掉哈,过去人家糕点店里还专门卖点心渣儿呢。。。

 

 

我的奶奶生前是最爱吃小八件儿点心的,小时候的印象是我爸妈隔三差五便会给她买来那种用纸简易包装的,上面有张标签,然后是用纸绳捆好,可以用手指提的那种。买回后奶奶总是特别开心,打开后,先是分给她疼爱的孙子孙女吃,然后再自己坐下来,右手拿着一块儿点心,左手在低一些的地方接着点心渣儿,慢慢地品尝着,待右手拿着的点心吃完后,再把左手心里的点心渣儿吃干净,哎呦,那样子可爱极了 !甭管过去了多少年,我都不会忘记。

 

然后奶奶会把没有吃完的点心放在一个带盖儿的朱砂坛子内,这样点心既不会风干,也不会变潮。什么时候想吃了再取出,依然酥香。还记得小时候奶奶怕我们晚上饿,睡前给我们每人分很小的一块儿点心吃的事儿。哎呀,现在想来,真是温馨幸福啊。如今祖辈父辈的亲人们都已远行,但人去物留,那个朱砂坛子被当做家里的“宝贝”收藏了起来。这是我写到奶奶爱吃小八件儿时,让我弟们发来的照片。

 

 

这个老物件是奶奶从自己的娘家带过来的。经确认是清末民初时的民窑产品。外面是朱砂红挂釉,里面是烤青崩瓷。。。

 

如今许多人已经不太喜欢传统的中式点心了,各式各样的西点和花样翻新的蛋糕也把传统的糕点“挤兑”得有些冷清。但有一些人依然痴痴地想它馋它,从来没有忘记过它的味道。。。

 

 

 

202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