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区别及其影响
文章来源: Froginwell2020-08-14 08:39:31

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区别及其影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负责兽医的管理部门一直认为兽医应当能看鱼病,兽医部门也应当能包含鱼病部门。因此对鱼病问题很少征求渔业管理部门的意见,甚至在确定动物病害检疫名录时都很少听鱼病部门的意见。兽医资格考试时只考陆生动物病害,鱼医根本不可能考及格,也就不可能获得兽医资格证。全国的兽医中没有一个去看鱼病的,也没有一个会看鱼病。大家都感到不合理,但问题在什么地方?鱼难道不是动物吗?搞水产的人认为鱼和猪、鸡等是不一样的。但有什么不一样?怎么才能说服兽医管理部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课,我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在全国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兽医防控体系,为什么没能兼顾到水生动物的防控?不是说鱼也是动物吗?那兽医为什么不能担当起鱼医的工作?

我开始认真观察兽医的工作。我看到很多兽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迅速准确地对猪病、鸡病等进行诊断和治疗,但在鱼病和虾病面前确实感到束手无策。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就开始感觉到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在有些地方是不一样的。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的防控上会有什么影响,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而在讲课的过程中,由于反复给学员讲授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控和检疫,我开始慢慢地梳理出一点条理。我发现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确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这些差异影响了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不得不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几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体系。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陆生动物是恒温动物,它们的体温是基本恒定不变的。只要它的体温变化超过一定范围,尽管我们还无法就此判断是因什么病引起,但能推测它一定是病了。而水生动物,不论是鱼、虾、贝,还包括两栖类和爬行类,无一例外的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个特点带来了一系列的差异。

水生动物对某个具体的病而言,生病只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会发生。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温度,即便体内有很多病毒,也仅仅是“带毒”而已,表面看来一定是“健康”的。它们生病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病温度”。而这对兽医而言,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概念。

对于检疫而言,如何发现携带了某些病原但还没有生病的动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表看起来健康”的动物,这是人们阻止疾病传播的主要手段。对陆生动物来说,通常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经过几天的潜伏期后,这些动物就会生病。或者在隔离期再抽血清进行检查,能通过是否产生了抗体来判断是否带有某种病原。所以“隔离检疫”对它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而对于水生动物而言,如果它们不处在发病温度范围内,则隔离检疫毫无意义。即便隔离几个月也没有任何作用,检测病原也很难检到。只能采取长期监测的策略,即在一年中疾病流行的季节进行监测。如果连续两年没有检测到病原,才能认为它们是真正健康的,不带病原的。

水生动物是低等动物,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免疫反应也不够稳定。对鱼来说,即便它们感染了某种病原,也是有些能产生抗体,有些根本不产生抗体。而虾、贝等无脊椎动物,就更不可能检测抗体了。不像陆生动物,只要感染了病原,就一定能通过检测抗体来发现它。因此,检测水生动物是否被病原所感染只能采取直接检测病原的方法,也就是只能把它杀死了才能进行判断。所以对水生动物的检疫,只能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不可能对每条鱼进行检查看它是否健康。这也给人们不得不对这二者制定不同的检疫政策。

其次,水生动物病一般是以群体病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一般不会说:“我的池塘里有一条鱼病了。”农户牵一头病牛来找兽医和渔民提着几条病鱼来找鱼医的目的完全不同。前者是说我的这头牛病了,需要对“它”进行治疗。而后者则是说我池塘里的鱼病了,就是这个症状,你看该如何处理。然后……就把提来的鱼扔到垃圾桶里去了。而一群鱼无论病得多么严重,死了多少,总是还有一部分没有生病,一部分刚开始病,一部分已经病入膏肓……。鱼医们需要仔细观察,发现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病鱼,才能准确地判断病因。所以治疗鱼病和治疗牛病的方法也完全不同。

第三,环境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陆生动物。它们生活在水里,吃的、拉的都在水里,如果有病原在水里,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吃到身体里。所以,鱼医不能搞坐诊。他们必须到池塘边去,结合环境条件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同时,由于鱼虾离不开水,即便对它们用药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环境下药物的不同效果。并且只要水里有病原,不论这种鱼对它是否敏感,它也一定会携带一定量的病原,所以病原传播的可能性比陆生动物要大很多。

……,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地方。

在办检疫员培训班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不断地在讲课中补充和完善这个思路。二零零七年八月,在新疆举行的的全国鱼病会上,我做了一个大会综述发言《水生动物的特殊性及其在科研和检疫方面的影响》,系统地论述了这个问题。

在这些年里,我们反复地向有关部门讲述关于水生动物的特殊性及其在病害防控方面的不同,介绍国外特别是国际兽疫局(OIE)为什么要把水生动物病和陆生动物病的《法典》和《手册》分开出版的缘由,使兽医部门逐渐接受并认同了这些观点。和我一起讲课的陈老师是青岛动检所的领导,他在全国检疫员培训的过程中很认真听了我的讲课。后来感慨地说:“以前我们确实认为鱼既然是动物,那兽医就应当能治疗鱼病。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不妥啊!”经过这些年的交流和磨合,兽医管理部门对鱼病的防控逐渐重视起来。兽医的资格考试也分成专门的兽医和兽医(水产)两类,考试题目也分开了,也开始有些鱼医能拿到兽医资格证了。在制定兽医方面的有关政策时也时常记得把水生动物病害方面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叫来一起参与讨论。

看到这些变化,大家都从心里感到高兴。有人感叹地说:“以前总是埋怨兽医部门不关心鱼病防控。其实是我们自己宣传不够,没有经常强调水生动物的特殊性。大家都是讲道理的。把道理讲清楚了,人家自然就会对鱼病的防控重视起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