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皇帝和中国的皇帝
文章来源: 海边公园2024-05-25 23:43:08

读罗马史时发现,古罗马的皇帝并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除了鞍马劳顿,四处征战,保卫和扩展罗马帝国的疆土之外,还要一专多能,在别的专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哲学皇帝奥勒留,是罗马时代最有成就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著作《沉思录》流传至今。更有建筑大师哈德良,他主持建设并亲自参与设计的伟大建筑,除了鼎鼎有名的万神庙之外,还有哈德良别墅、哈德良长城等等。就连名声不太好的尼禄也是一位音乐家和演员,经常亲自参与表演。

罗马第一位皇帝屋大维,虽然没那么多才多艺,但他主持了罗马众多重大的建筑项目,包括重建或修整罗马的道路、公共建筑和纪念碑。他的名言之一是:“我接手的是一座砖城,留下的是一座大理石城。” 因此,除了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之外,还是个当之无愧的 “总设计师”。


中国历代几百个皇帝之中,能在其他领域留下名声的好像就是爱画画的宋徽宗和写一手好词的南唐后主李煜了。两位都才华横溢,前者给后世留下笔画瘦劲、顿挫有致、刚柔相济的瘦金体书法,后者留下了 “问君能够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千古名句。可惜这两位都是亡国之君,后半生都是阶下之囚。另外有点特点还有明熹宗朱由校,他爱好是木匠,这门爱好有点上不了大雅之堂。问题还不在这,要不是因为过于沉迷于木匠手艺,把业余爱好当作主业,把朝廷大事交给宦官魏忠贤乱搞,他的名声还不会太坏。
所以中国绝大多数皇帝都明白,当个皇帝就当皇帝,不能心有旁骛,三心二意。朝政之外如果还有富裕的精力,永远春色无边的后宫就够你折腾了。


这又让人想起罗马皇帝们无趣。他们不但没有后宫,还必须遵守一夫一妻制,只能有一个老婆。欧洲历代的帝王们好像都是这样。他们不但没有三千佳丽,连老婆色衰之后,离婚再娶都很困难。英王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再娶,跟教皇打了几年官司,最后还是以跟教廷断交结局。


在中国,别说皇帝,旧时哪个富贵之人不是三妻六妾。连那个以向扫墓之人乞讨残羹剩饭为生的齐人,都有一妻一妾的 “齐人之福”。当个皇帝,连齐人都不如,还有什么意思?
中国的皇帝,不但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威风,不用受欧洲国王们那种 “王在法下” 的限制之外 ,更可以合法地任意强占民女、发泄兽欲。理论上说,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占有天下任何一个美女。有这等好事,难怪中国的皇位永远是世人覷覦的对象。无数不安分的男人不断地壮着胆子私底下对自己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彼必可取而代也” !那些本事和胆量大一些的,一有机会就蠢蠢欲动,起兵造反,争当皇帝。万一成功了,他们的第一件要事就是扩充后宫。当年洪秀全攻进南京自立为天王,天下还没坐稳,就迫不及待地搜集几千美女纳入后宫供自己恣情享乐。


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多动乱,朝代更迭频繁,皇帝位子的性诱惑力太大很可能是原因之一。
令人不解的是,各朝的第一代皇帝多为草莽出身,趣味低些,对女人的需求多多益善还可以理解。可是后代皇帝生长在深宫,从小饱读圣贤之书,并师从当代名儒大德,接受道德教化。他们本应当深明大义,知道这样跟几千个女人交配纵欲是不道德的。可是中国历代几百位皇帝,没有一位主动提出要放弃后宫,过欧洲帝王的那种一夫一妻制的生活。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那种所谓的伦理道德的虚伪性。现代文明首先出现于欧洲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