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爱抱团
文章来源: 海边公园2023-06-17 03:12:36

如果你身处国内的公园、广场或小区空阔处,你会看到一种国外很少见到的情景,即跳广场舞。那些大妈们(也有男人和年轻女人,但以大妈为主)穿着同一款舞蹈服,随着震耳的音乐翩翩起舞。

健身锻炼本来是很私人的事,可是她们偏喜欢聚在一起做。不光是大妈的健身舞,就连跑步、健走、骑车这些不同年纪的运动,他们也喜欢组队进行。公园里,甚至马路上,时常都会看这些背心上印着队名的晨跑队、晚跑队、暴走队、自行车队。领头的往往还举着队旗。举着旗子跑步,也真是难为他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喜欢抱团的心理。他们会以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名义抱团。如同学会(这是最常见的组织。我相信中国的每一个成人,都加入了起码一个以上的同学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校友会、同乡会、战友会、家长会、粉丝会、车友会(同一款车的车主的组织)、歌友会、书友会等等。他们追求包团的欲望如此之强,只要有一点点的微不足道的共同点就足以让他们彼此联结、彼此认同。

海外的华人也不能免俗。各种同乡会多如牛毛就是一例。

对抱团的热衷可能与现代国人的身份焦虑有关。

过去的中国人不太会有身份焦虑。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宗族社会,人一辈子都在大家族里生活,对家族的认同高于一切。从一出生,你在家族里的身份都已经规定好,甚至在纸上(族谱)写得明明白白。宗族社会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确实也能让人安心。

外国人的身份焦虑也没中国人那么强烈,这从他们不太喜欢抱团这点上可以看出。原因可能是他们信教的人多,宗教认同解决了他们的身份认同的问题。

中国进入现代之后,原来支撑着身份认同的宗族社会突然塌陷了,但几千年宗族社会留下的心理积淀还在暗中发挥作用。缺乏认同,让他们处于身份焦虑之中。为了解除这个焦虑,他们只能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寻求认同,抱团取暖。

中国人的这种身份焦虑正是民族主义的温床。民族这种 “想象的共同体”,就是宗教里的上帝,是认同的完美标的,人们很容易像把自己认同为上帝的子民一样,把自己认同为民族成员。再不起眼的人,都能在所谓 “民族” 那里,找回了自信、自尊和骄傲,因为他认为作为民族的一份子,民族的任何光荣、成就、胜利,都与他有关。

问题是民族主义天生就需要敌人。民族的伟大,是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比较、竞争甚至战争中才能凸显出来。没人否认民族主义是近代战争的主要源头。因此,喜爱抱团带来的民族主义发酵,并非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