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国H/J签证和学生进STEM将伤害谁?
文章来源: 北美_原乡人2020-09-09 09:20:28

彭博社9月6日发表了"禁止中国籍将把中美冷战推向极端"的文章,总结了今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些限制中国学生学的做法。并且分析的这些做法会给美国和中美关系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害。

随着中美紧张关系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极右派政客呼吁驱逐或禁止中国公民进入美国大学和公司。无论这些举动的国家安全理由是什么,政策制定者都应该意识到其潜在的弊端:导致美国经济活力的丧失,以及可能引发的种族歧视浪潮。

文章提到,在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战和为疫情甩锅的公开宣传和主导之下,美国对中国的舆论急剧恶化。许多美国政客指责中国未能遏制最初的疫情,而就业竞争、工业间谍、贸易差异、环境问题等沉寂已久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在这些事情之上,也还有中国政府本身的行为。在香港的控制权和对维吾尔族的所谓镇压传到了许多美国人的耳朵里, 而中国的海洋扩张主义以及与印度等邻国的冲突,也让人不舒服地与过去的侵略性崛起大国相提并论。在这种政治心理氛围下,也许看到人们对在美国工作或学习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多的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夏天,特朗普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暂停许多中国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签证,并敦促国务院考虑撤销现有签证。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和玛莎-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将更进一步提出一项法案,将禁止中国公民在美国研究生阶段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STEM学科。

那位虚伪透顶,说一套做一套,挂羊头卖狗肉的说要区别中共和中国人民的国务卿彭配奥,也在上月底提及特朗普正在考虑是否进一步釆取限制中国学生的措施。

文章提到近两年多来,中国公民的H1和J1签证巳经受到了限制。根据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的规定,在某些高科技行业雇佣外国工人被认为是一种出口,因为这些工人随后可以搬回国内,把他们在美国学到的技术知识带回去。近年来,随着与中国的贸易战升温,政府更多的拒绝批准企业雇佣中国公民。同时,一些大学开除了与某些中国政府组织有联系的教授。其中一些举动无疑有国家安全方面的理由, 中国已被发现在美国大学和公司进行商业间谍活动,试图廉价获取美国最新技术。随着两国安全竞争的加剧,美国加强对敏感技术的保密工作是有道理的--既要保持军事优势,又要保留美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免美国过于依赖华为公司等中国国家头等的高技术公司。

不过,文章强调, 集体禁止中国研究生和研究人员, 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是对间谍问题的极端反应。这种选择可能构成了一个政府的过度反应,而美国政府在许多其他领域已经表现出排外倾向和糟糕的政策判断。因此,在考虑这些政策是否合理时,还必须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 其中一些成本将落在美国身上。比如, 其中一个成本将是美国的研究能力被削弱。在许多STEM领域,外国学生--其中中国学生占很大一部分--是绝对必要的。美国将无法迅速取代这些学生。最可能的替代方案将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但即使换成新的其他国家的人员将需要损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经验和知识。而引导土生土长的美国学生大量填补这些领域,将是一个更加缓慢和昂贵的过程。因此,大规模驱逐中国学生将阻碍大量大学研究实验室的STEM研究工作,以及与这些实验室合作的公司。这与驱逐和禁用中国工人一起,将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美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生物医学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更加落后。这也会伤害到不少美国的大学城,因为大学城通过拥有大量的,包括了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来吸引企业投资,而这些研究人员是经济投资和繁荣的关键驱动力。

文章指出,除了经济成本外,禁止中国籍还有引发种族主义反弹的危险,不仅针对中国公民,还包括亚裔美国人。由于冠状病毒对中国的反感,有关反亚裔仇恨犯罪和骚扰的报道已经激增。驱逐中国学生或工人的全国性运动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布什总统不遗余力地强调,美国与伊斯兰教没有文明冲突;这有助于平息冒出的反穆斯林情绪浪潮。然而,爱走极端的特朗普政府根本不太可能表现出同样的远见。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要在潜在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险与国家安全的必要性之间进行权衡是非常困难的。但最终必需要明白其中的得失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最后,文章的作者认为冷战2.0有可能会重新上演。但本人认为这至少并不会很快的发生,因为历史不可能在当今不同的世界和国家的条件下重现。美国除了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量之外,在中美30多年来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关系中,理性的决策力量还是依旧占据了上风。并且,中国政府和领导有智慧有能力对中美的关系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反应。尤其是经济和物质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比如,美国近十年来在中国进行了上万亿的投资。仅仅2019年一年中,尽管中美贸易战打得轰轰烈烈,美国的公司和投资人依旧向中国投资了1100多亿,达到了历史新高。目前有72,000美国人在中国生活工作,美国每年至今为止,中国仍然是美国的第三大的贸易伙伴,每年仍然进口近4000亿的中国产品。

正如哈佛大学学者戈迪温(Steven Goldstein)的看法,他认为用冷战的概念来描述当下的中美关系并不明智。"中美关系和美苏冷战时期非常不一样,冷战中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分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对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世界也因此分化成两大阵营,互相围堵,可以说冷战是一个全球性事件。现如今的中美关系中,意识形态对立并不明显(尽管国务卿彭配奥的鼓吹和煽动)。此外,日本,欧洲和加拿大等国都不愿意与美国结为同盟来对抗中国,因为它们都与中国有重大经济利益关系。用冷战来描述中美关系并不恰当,这不是全球两大阵营的对抗,而是中美之间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成为霸权国家,中国则不断在国际体系中建立地位。特朗普政府以及很大一部分美国人,都将中国视为要取代美国的力量,中国则把美国视为发展的阻碍。这是一个双边冲突,是崛起国和守成国的冲突"。

最后,期待看到作为美国自由大本营的美国大学,能够对特朗普打中国牌及右翼政客操弄的限制中国学生STEM学科,以及禁止学者和雇员的提案做出强烈的反对。而且,如果特朗普政府无法当选下届总统,这一系列的极端限制措施将更加不可能被推出和实行。

 

彭博新闻社文章出处:

https://www.yahoo.com/news/banning-chinese-nationals-takes-cold-12004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