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说
文章来源: 姚顺2019-09-26 16:39:36

李白的“忆秦娥”之后的忆秦娥,怎么也比不上。与类,“兰亭序”后的,都是临摹。

可就是不信似的,填啊,土都溅进文学城。

词,宋可以和唐诗一拼。读罢李白忆秦娥,收进“唐宋绝妙好词笺”里李后主的十来首长短句,就怪宋人,还写什么写?穷尽北宋南宋几百年,就是个填得妙。十六岁就有了“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才气的李清照,要是不填,照着自己第六感觉写,张爱玲不会在中国文学史里这么吃重。

林妹妹做诗词的秘诀,写盘中蟹,不致横行霸道的联想,就是写了只蟹。听得银样蜡枪头的宝哥哥一愣一愣的。

其实这正是妹妹的骨子里的俗。觉得。

唐诗亿万,百首使烦。一个人,几个人得意于几滴屁,是自豪。穷得不知下顿在哪儿的“忽闻剑外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算什么?这毛病遗至宋被领导同事忘得叫什么都要顿一下的,却“家祭毋忘告乃翁”。又当啥论?

一个足不出大观园的小丫头,骨子里的“关心国家大事”的时势之媚,比“黛”真。

李煜不凡,禁锢在宋的庭院,从唐诗里走出,用长短句回到了自己。

“几曽识干戈”“垂泪对宫娥”“夢里不知身是客”,“月如钩”,皇帝的个人,个人的皇帝形俱神备。 

回到自己,一刀一刀挣的做到,得到花甲吧。这李煜,为太子多年,扶正又十四年,卒时四十二。服不服,在他用词写出的自己前?! 

所经历的,准备写入党申请书时就装了。官至班组长,汗毛就不再只管排汗用了。周文王“吐哺”地装,秦始皇说像狼嚎地演,唐太宗干脆找个陪衬人魏征说相声。德国人称这类叫“抹布”。

李煜回到的自己,美感。“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不掉架子:“小楼昨夜又东风”。贵气:“寂寞梧桐深亱锁清秋”“凭栏半日独无言”。一直都很高文化水准的持着:“往事只堪哀”“空照秦淮”。

曽怨“生不逢时”。到了怨不动也没用时,又听信“开心就好”的白菜价的自慰。最具品味的就是湖边看呆。读到“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才知道自己离大老粗雖不咫尺,就是步遥。

李煜词里透露出的教养,比他的词还养人。天天都可能被“赐死”的最高级俘虏的日子里,“帘外雨潺潺”“无言独上西楼”“惆怅暮烟垂”。

见过的江青慌,薄熙来扯,康师付怂,用粗鄙以斥都太抬举了。

历史只有时序,没有顺序。李煜活在当下中国文学中国官人人格的未来;不让google登陸,“我爸是狱警”,至多也就是先秦文明吧?